為平息爭論多次拍照片
這樣的結果是NASA萬萬沒有想到的。為了平息爭論,20世紀90年代,NASA負責人戈爾丁承諾下一次美國宇宙飛船經過火星基多尼亞地區時,將再拍一張照片。後來,美國“火星環球勘測者”探測器分別於1998年和2001年傳回兩張照片,在每一張照片上,那塊大石頭看起來並不像一張人臉,而更像一塊露出地麵的岩層。不過,持“火星人臉”之說的仍大有人在。
特寫照片提供有力證據歐洲航天局2003年發射的“火星快車”探測器拍到的一張新照片,再次證明了“火星人臉”純屬無稽之談。在這張清晰度極高的照片上,所謂的“人臉”根本不存在,而是一座山丘,是一大塊露出地麵的岩層。對此,參加“火星快車”計劃的科學家奧斯汀·奇卡羅評論說:“這些拍攝到的火星基多尼亞地區的照片確實很壯觀,它們不僅提供了全新、詳細的該地區麵貌,還從上方提供了該地區鮮明的特寫鏡頭,再一次顯示出‘火星快車爺攝像儀的超強能力。”
然而,也有人提出疑問:這張最新火星表麵照片的公布,就能真正解決問題嗎?
水星的第一位“客人”
“水手10號”是人類向水星派出的第一個觀察員,它是水星接待的第一位“客人”。
“水手10號”是八麵柱體,有2塊太陽電池板,重約525千克,內裝電視攝像機、磁強計、粒子探測器、紅外和紫外攝譜儀等。
1973年11月3日,用“宇宙神——人馬座”運載火箭,從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發射後運行距金星5300千米處時,借助其引力場作用加速飛向水星,行程約3.8億千米,於1974年3月29日與水星相遇,從距水星720千米處飛過。此後,又兩次與水星相遇,一次是1974年9月22日,另一次是1975年3月16日。
“水手10號”不僅是人類向水星派出的第一個觀察員,而且還是航天史上第一個借用一個行星引力為動力而到達另一個行星的探測器。通過3次對水星的抵近勘察,獲取了大量的資料。水星是比木星或土星的衛星還要小的行星,那裏大氣稀薄,含有微量的氬、氖、氮等氣體。大氣壓很小,表麵溫度為90~570益;磁場微弱,約為地球的百分之一;水星表麵與月球表麵基本相似,有許多火山口。
拜訪金星
1965年11月16日,蘇聯在拜科努爾發射場上空送走了一個“客人”——“金星3號”無人探測器,它是投入“維納斯”金星懷抱的第一個使者,不僅如此,它還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由地球到達另一個行星的人造物體。
“金星3號”,重960千克,本體高3.5米,直徑1.1米,探測器裏安有一個直徑達90厘米的著陸艙。著陸艙內裝有一麵印著蘇聯國徽的錦旗和一個直徑為7厘米,雕刻著地球大陸的地球儀。如果金星表麵有高等生物,他們獲得地球儀,就知道探測器來自地球,這是蘇聯科學工作者的設想。
“金星3號”發射後,運行105天,於1966年3月1日到達金星表麵。
遺憾的是該探測器通信係統在著陸之前失靈,所觀測的數據未能送回地麵。此後蘇聯又陸續向金星發射了7顆無人探測器,尤其是“金星5號”
和“金星7號”軟著陸在金星表麵,進行了實地勘察,金星之謎解開了,人們開始了解“維納斯”的麵容。
土星迎來的“客人”
美國“先驅者11號”,是航天史上第一個對土星探測的衛星,它是土星接待的第一位“客人”。“先驅者11號”,於1973年4月5日發射升空,1974年12月5日從距離木星41000千米的地方通過,首先完成了對木星的探測。然後奔往土星,於1979年9月1日在距離土星21400千米處掠過,拍攝了土星本體、光環和土衛六等衛星的照片。它發現了土星的第六和第七兩個光環、土星的新衛星——土衛十一,並發現土星有磁場、磁層和輻射帶。
“先驅者11號”探測器內攜帶有1塊表明人類在宇宙中地位和文明現狀的長22.5厘米、寬15厘米的鍍金鋁質問候“名片”。“名片”的圖案上有裸體男女,他們為地球人,男人舉起右手表示向“太空人”致意;人像背後為按比例繪製的“先驅者”號的外形,以示人體的大小,下麵10個圓圈表示太陽係,從左邊數最大的是太陽,第四個為地球,從其出發的曲線表示該探測器的航跡;左中部的輻射狀符號表示地球人認識的物理學和天文學;左上部的兩個符號表示地球上第一號元素氫分子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