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樹木茂密、層林盡染;如果灌木茂密、開滿了鮮花;如果鍾聲靜止著、沒有棲鳥飛起;如果河麵有風,風是我們感覺到的唯一。
我們可以稱這樣的地方為寧靜之隅。
寧靜不是自然創造出來的。自然總是熱鬧的,比如各種各樣喧嘩的樹木,各種各樣瘋長的花草,它們在生長的時候,會發出嗶嗶剝剝的聲音;河水在春汛到來的時候會迅速漲滿,易於魚兒在水的天空中舞蹈;天空是鳥兒的天堂,鳥兒願意什麼時候飛來就什麼時候飛來,願意怎樣快樂地大叫就怎樣快樂地大叫。在它們之後,風會來,雨會來,雷會來,雪會來,它們來了,當然不會消停,這個道理,我們是知道的。我們還知道,在自然生機勃勃生長的時候,它拒絕寧靜。
人不能和自然比。人不是自然。人隻不過是自然的孩子,喜歡熱鬧,喜歡在熱鬧中長大,然後終結,匆匆忙忙變成其他的生命,再生長一回,並且老去死去。這是喧囂,是自然的垃圾,在自然之外。人喜歡寧靜,卻不能真正得到,人不知該怎麼辦,於是向上帝祈求。
上帝說,你們隻要信。
但上帝從來不向人出示它的所在,不向人提供長久的庇護之地,不告訴人什麼是靜,什麼是信。上帝在失望之後以再生的方式離開了,不再在人世間行走,我們看不見它,又如何聽懂它的話,相信它的話呢?
寧靜不是自然創造出來的。寧靜是人所為,是人在不能抵近或失卻了自然之後的間隙和回避、對自己和他人的間隙和回避,是人在明白之後、覺悟之後、冥想靜修之後止息下來的湖水。人想靜,就靜了,人隻要靜,就靜了,無須風來應和,雨來應和,雷電來應和。人通過間隙和頓悟接近自然,接近了自然也就接近了上帝,自然就是上帝。而我們要是自然了,我們也就是上帝。
自然是上帝,自然就是人最好的庇護之地,知道人需要什麼,知道在什麼時候安靜下來,也讓人安靜下來。自然知道,卻不布道,不誘導,不真的告訴人,任人自己去尋找,在尋找不到的時候哭泣和靜思,在找到之後祈禱和歌唱。人真的找到了,安靜下來了,也就安靜了。
那是兩條通道,但殊途同歸。
橋呢?我們要通過怎樣的橋才能到達寧靜之隅?我們怎麼才能找到它,並且通過?
為什麼沒有人在橋的斷裂處重新鋪上一塊新木板?人不能,主也不能麼?主是在告訴我們,通往寧靜之路,不需要橋,是自然達到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