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大大的問號出現在他以及其餘幾個國公腦海中。
但這一幕在文官看來,代表著武勳已經徹底被女帝掌控,這是幾位國公在為自己的兒子鋪路,先拿此事練練手,鍍鍍金,方便日後提拔。
難怪女帝將此事壓了數日,又將左右相推舉之人都被打回去,合著女帝是在給予武勳陣營支持。
女帝似乎很滿意孟文州的話,又問道:“若是我朝選擇作壁上觀,任由魏蜀兩國大戰,能得到什麼好處?”
“若是我朝參戰,又能得到什麼好處?”
孟文州回道:“陛下,若是我朝選擇與蜀國一同進攻北魏,且不提江北的江夏城易守難攻,便是攻下,我朝也將損失慘重,得不償失。”
“而若是選擇作壁上觀,我朝不僅可以不出動一兵一卒,反而可以借此事與北魏使者談判,從中謀取利益。”
說著,孟文州又是一拜:“陛下,當今天下三分,我朝正需要休養生息,萬萬不可妄動刀兵。”
孟文州的一番話,讓眾多官員徹底確信女帝掌控了武勳陣營,否則以武勳陣營的行事風格怎麼可能作壁上觀,前幾日這幾人的爹可還在朝堂上嚷嚷著要與蜀國兩麵夾擊北魏。
而這,也是女帝需要的結果。
他就是要讓文官陣營猜測自己掌控了武勳陣營,從而周旋於兩方。
要知道現在的武勳,就是作壁上觀,既不反對女帝,也沒有全力支持女帝,平日裏在朝堂上都是看戲的姿態,唯有遇到前幾日要打仗的時候,才會爭先恐後的發表意見。
女子為帝,亙古未有。
在未能了解女帝的情況下,武勳不會貿然全力支持女帝,兵權這玩意,交出去了,誰也不知道自己會是什麼下場。
但很明顯,女帝年紀輕輕,手段卻非常老辣,這一手釜底抽薪,直接繞開他們,將他們的兒子拉攏過去,給朝堂百官造成一種假象,武勳已經徹底倒向女帝。
如此一來,文官集團便會產生顧忌,進而被女帝滲透,瓦解。
太可怕了。
女帝的手段他們已經領教過,但這次,更加的致命。
女帝肯定了孟文州的意見。
“愛卿所言甚是,我朝剛平定動亂不久,又因賑災致使國庫空虛,此戰我大夏隻能作壁上觀,並要想辦法自北魏處獲得利益。”
說著,女帝緩緩起身:“朕觀愛卿對談判一事頗有見解,不知愛卿可敢擔此大任?”
孟文州當即帶著其餘五人跪下:“臣等萬死不辭。”
女帝滿意點頭:“很好。”
蔡淵再也坐不住了,開口道:“陛下請不可。”
高林也連忙出班,道:“陛下三思。”
女帝眉頭一挑,冷聲道:“兩位愛卿何意?”
蔡淵說道:“談判一事事關重大,陛下即便不用老臣推舉之人,也當另選賢明之人,斷不可貿然行事。”
孟雄都要氣笑了。
這蔡淵是在指著鼻子罵自己兒子不是賢明之人,雖然自己的兒子的確不是大才之人,可被你蔡淵指著鼻子說,我的老臉往哪放?
頓時,孟雄大怒道:“左相,莫非我兒不是賢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