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腦上敲下最後一個字符時,才有如釋重負般的輕鬆。
可是,這種感覺瞬間即逝,真是才下眉頭,又上心頭——一本書的研究是如此貼近現實,以至於書中的每一個結論都直接經受現實的嚴厲檢驗和挑戰。
中國戰略問題的研究和解決,既不能忘記曆史、更要超越曆史的認知已成為共識,但是在曆史觀上既要繼承傳統,又要超越傳統的方法仍有待於進一步普及。“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鄧小平理論和戰略思想既是對這種“彼此彎弓月”曆史觀的繼承,更是對它的超越。如果中國人今日仍以“彼此彎弓月”的曆史觀,研究和處理包括國際關係在內的戰略問題,那就可能遠離“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和國家的根本利益。
希望本書能在這方麵對讀者有所助益。
世紀之交,就指導我的學生王曉輝、鹿海嘯對鄧小平戰略思想進行研究。本書是長期從事鄧小平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及教學的成果。鹿海嘯撰寫了第5章,張曉剛為第7章提供了資料。
我是在2004年1月忙完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有關活動後,才真正動手的。時間急促,書中粗疏、不當之處,當由我承擔,並懇請大家指正。
蒙承上海中共黨史學會會長張雲教授推薦在前,上海人民出版社總編輯郭誌坤先生相助在後,使該書以最快的速度與讀者見麵。特別與郭總,京滬兩地,從未謀麵,電波傳音,已有“君子淡以親”之感受,實在難得。另外,多年同事袁德金研究員也給予許多幫助。在此一並表示誠摯的感謝。
單秀法
2004年5月於北京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