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曆經二千餘年的古城,自二千多年前秦王大一統建都神都洛陽始,史書記載作為統一天下十三州的王朝之都共計七百餘年。
直到四百多年前,宋朝以揚州起兵,一統天下,隨著建都揚州城,政治中心南移,才使得洛陽城漸漸喪失往日光輝,宋朝雖然經濟發展快速、文風盛行,商業發達。但過度重文輕武,紙醉金迷卻也留下了以西涼勢力為首脫離中央控製,地方政權獨立的隱患,更間接導致中原人沉迷江南奢靡漸漸喪失血性。
二百年前大宋朝廷無道,百姓怨聲載道,外有北荒南蠻侵擾,內有義軍賊寇並起。神州陸沉,天下十三州群雄並起!自此拉開了戰火紛飛,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
紛紛擾擾二百餘年,直到二十年前天下格局初定。
天下十三州占其六的大漢王朝,轄製司隸、青、徐、豫、兗、益六州及大半個冀州和荊州。
舉幽、並二州之力攜二十萬勇士禦北荒於北疆外二十年的幽州牧兼並州牧、大將軍、北疆燕王蕭偃兵。
以七萬西涼鐵騎虎嘯涼州的涼王董仲。
據長江天險擁揚、交二州及部分荊州的南晉朝廷。
無論是坐擁大勢的大漢王朝,還是僅名義上受漢王朝統轄的北疆、西涼。亦或是文風盛行的南晉王朝,皆是門派世家林立,武風盛行,強如大漢朝廷亦設立江湖性質的捕快組織六扇門。
洛陽北郊,茶鋪。
五茗沒有摘下鬥笠,也沒有摘下佩戴的劍,僅僅挪了挪劍的位置,要了二碗涼茶,一碗清水。
茶鋪老板叫季馬,人們都叫他老季,至於本名幾乎沒人知道,是洛陽北郊的付家村人,自幼孤苦吃百家飯,大家叫他馬小三兒,這馬小三兒有把蠻勁,七八歲時幸運的被洛陽城西的季鐵匠收為學徒,季鐵匠媳婦去的早,季鐵匠又是癡情的人兒,索性就收馬小三兒當了養子,並改名為季馬。季鐵匠是個好心的漢子,對季馬非常疼愛,想讓其出人頭地不要跟他一樣當一輩子鐵匠,花了半輩子積蓄送季馬去學堂讀書,季馬生性不羈極重情義,沒少惹麻煩。
季鐵匠怕季馬文不成武不就閑暇時間把自己打鐵技術和經驗亦傳授給季馬。
那時候正是戰火紛飛諸侯混戰,洛陽當時是韓國國都,漢國圍韓都洛陽四十餘天,每日攻城不斷。韓王登城臨戰,季鐵匠對季馬說,王就在城牆上奮戰,國沒了家還會在嗎!父子二人投入義勇抗敵,但漢軍強盛,城破國亡,季鐵匠被破城的漢兵殺死。肝膽欲裂的季馬雖然憑借蠻勁殺死了凶手,卻無奈漢軍破城,季馬下落不明。
二十餘年後,大漢王朝坐擁大勢,擁天下大半疆域,神州大陸隻餘大漢,南晉二國,強如北疆燕王,西涼王亦封王不立國。
二十餘年後洛陽北郊必經的路口多了一個茶鋪,老季茶鋪。
老季開了十來年的茶鋪了,又是在這北郊必經之路上,形形色色的人見的多了,各種各樣的事情也見怪不怪。可是這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麼奇怪的少年,眼係黑絲帶不說,帶著寬大的鬥笠,當然這些還不是最奇怪的。
最奇怪的是少年先是要了兩碗涼茶倒入老黑馬背負的木盆當中,端到黑馬嘴邊,口中叨弄道:“老黑啊,你看出來一趟不容易,先喝點涼茶解解乏吧?等進了城兄弟再帶你喝洛陽最有名的五花酒!”更驚奇的是這老黑馬十分通靈性,打了個響鼻,極不情願的喝起了盆中涼茶,少年在一旁輕輕的捋順著黑馬的毛發,直到黑馬喝完自顧自的打了個響鼻,自顧自踱步到茶鋪一側眯著眼打起瞌睡,少年不僅沒有坐下喝水卻反而從馬上取下一把鐵鏟竟然在不遠處挖起了坑。
老季見過愛馬的、愛貓的、愛犬的可也還是頭一次見人這麼伺候動物的,更頭次見如此行事的江湖人,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老季搖了搖頭自顧自的製作涼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