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活法06(2 / 2)

真正福至心靈的要算莊子,在人均壽命隻有30歲的先秦時代,他竟然活了83歲。他在《莊子?天道》篇中寫道:“無為則俞俞,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意思是說,對一個從容自得、清心寡欲、泰然自若的人來說,任何憂愁病患都不能在他身上停留,所以他能延年益壽。這大概就是現代人所說的“心理健康”。由此看來,“無欲”是人生幸福的首要條件。

學會修剪欲望

曼穀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為地處偏遠,所以一直非常冷清。

原來的住持圓寂後,一位叫做索提那克的法師來到寺院做新住持。初來乍到,他繞著寺院巡視了一番,發現寺院周圍的山坡上到處長著灌木。那些灌木呈原生態生長,樹形恣肆而張揚,看上去隨心所欲,雜亂無章。索提那克找來一把園林修剪用的剪子,時不時去修剪一棵灌木。半年過去了,那棵灌木被修剪成一個半球形狀。

僧侶們不知住持意欲何為,問索提那克法師,他卻笑而不答。

這天,寺院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來人衣著光鮮,氣宇不凡。法師接待了他。經過寒暄、讓座、奉茶之後,來客說自己路過此地,汽車拋錨了,司機正在修車,他就進寺院來看看。

法師陪來客四處轉了轉。行走間,客人向法師請教了一個問題:“人怎樣才能清除掉自己多餘的欲望?”

索提那克法師微微一笑,折身進內室拿來那把剪子,對客人說:“施主,請隨我來!”

索提那克法師把來客帶到寺院外的山坡。客人看到了滿山的灌木,也看到了法師修剪成型的那棵半球形狀的灌木。

法師把剪子交給客人,說道:“你隻要能經常像我這樣反複修剪一棵樹,你的欲望就會消除。”

客人疑惑地接過剪子,走向一叢灌木,哢嚓哢嚓地剪了起來。

一壺茶的工夫過去了,法師問他感覺如何。客人笑笑,說:“感覺身體倒是舒展輕鬆了許多,可是日常堵塞心頭的那些欲望好像並沒有放下。”

法師頷首說道:“剛開始都是這樣的。經常修剪,就會好的。”

來客走的時候,跟法師約定他十天後再來。法師不知道,來客是曼穀最享有盛名的娛樂大亨,近來他的生意遇到了以前從未經曆過的難題。

十天後,大亨來了;二十天後,大亨又來了……三個月過去了,大亨已經將那棵灌木修剪成了一隻初具規模的鳥。法師問他現在是否懂得如何消除欲望。大亨麵帶愧色地回答說:“可能是我太愚鈍,眼下每次修剪的時候,都能夠氣定神閑、心無掛礙。可是,從您這裏離開,回到我的生活圈子之後,我所有的欲望依然像往常那樣冒出來。

法師笑而不言。

當大亨所修剪的“鳥”完全成型之後,索提那克法師又問了大亨同樣的問題,大亨的回答依舊。

這次,法師對大亨說:“施主,你知道為什麼當初我建議你來修剪樹木嗎?我隻是希望你每次修剪之前都能發現,原來剪去的部分,又會重新長出來。這就像我們的欲望,你別指望能完全消除,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把它修剪得更美觀。放任欲望,它就會像這滿坡瘋長的灌木,醜惡不堪。但是,經常修剪,就能成為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對於名利,隻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利己惠人,它就不應該被看做是心靈的枷鎖。”

大亨恍然大悟。

此後,隨著越來越多的香客的到來,寺院周圍的灌木也一棵棵被修剪成各種形狀。這裏香火漸盛,日益聞名。

欲望是與生俱來的,也是不可磨滅的,消除欲望是不可能的,況且,沒有絲毫的欲望人就會失去奮鬥的動力。但是,放縱欲望是更可怕的。一個人如果追求太多,必然會由於過度勞累而垮掉。所以,就應該像索提那克法師所說的那樣,學會修剪欲望。修剪欲望,就是將欲望控製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使其發揮應有的激勵作用。而對於那些“多餘”的部分,則要毫不猶豫地予以剪除。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過多的麻煩、羈絆和困擾,給人一個清淨祥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