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最好的活法一:為欲望做減法
有一句老話,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確,人們常常被自己貪婪的“惡念”所羈絆,最後重重地跌倒。事實上,我們所擁有的並不是太少,而是欲望太多。很多人隻知道無休止地追求、索取,永遠無法填滿自己的胃口。殊不知,欲望過多就是負擔。一個人如果背著負擔走路,必然會感到痛苦不堪。所謂的金錢權力、名譽地位,都是身外之物,該放棄的時候要果斷。麵對欲望的誘惑,多一份清醒,多一些思索,才能避免被生活的陷阱欺騙、套牢。自古以來,人們常說:“知足者常樂,知福者高壽。”不知足的人,往往會陷入深不見底的溝壑,淪為物欲的囚徒,最終失去快樂、自由與平和的心境。
重返童話的世界/
月入一萬不如月入三千幸福/
隻拿六分利潤/
她的小店常關門/
一件衣服足夠/
成功秘訣——砍掉99%的產品/
知足者常樂,知福者高壽/
學會修剪欲望/
淡泊心智是人生的超脫/
最好的活法二:為憂慮做減法
我們每天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煩心的事,這是生活的常態。現代社會沉重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多的追求和欲望讓人變得異常躁動。而一顆躁動不安的心往往就是煩惱之源。越來越多的人被煩惱折磨得死去活來,痛苦不堪。於是,我們需要為自己的憂慮做一個減法。人生在世誰能無煩惱,縱使一時逃避了,最後仍要麵對。一味地憂愁焦慮,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會加重心理負擔。所以,把心放寬,坦然麵對才是唯一的辦法。況且,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很多煩惱都是自找的,隻是人們一種莫名的擔憂而已,實際出現的很少,也就是所謂的煩惱不尋人,人自尋煩惱。我們之所以無休止地憂慮,常常是把簡單的事情想得太複雜了。那麼,再讓複雜的事情回歸到簡單就好了。
“簡單時代”正來臨/
別讓壓力擠走快樂/
何必為相貌發愁/
想多了折磨人/
勝敗乃兵家常事/
將煩惱進行歸納/
凡事要往好處想/
附:讓自己快樂的小秘方/
最好的活法三:為浮躁做減法
浮躁似乎成了現代人的一種通病,各類人群都深受影響。青年人不能安心學習;中年人工作中表現得焦慮不安,思想不停搖擺;老年人對社會失去信心與耐心,失望情緒揮之不去。曾經有不少哲學家和心理學家都深入研究過這種全民浮躁現象,有的甚至將其稱為“時代的基本焦慮”。浮躁也許不可避免,但卻不應該為它的合理性進行辯護。從浮躁走向沉靜,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趨勢。從浮躁到沉靜,是一種自省,一番徹悟。同時,也是洞明人生與命運的一種智慧。所以,我們必須和浮躁說再見。隻有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擁有一份悠然自得的心境,才能擁有一個快樂美好的人生。
瑪蒂爾德的悲劇/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急功近利不可取/
忍躁不亂行大事/
兄弟倆比掙錢/
駱駝拖死狼/
懷念那一份閑情逸致/
沏茶的哲學/
最好的活法四:為抱怨做減法
經常遭受挫折、打擊和失敗的人,常常習慣於責備社會、製度、人生,抱怨運氣不好。對於別人的成功和幸福,總是憤憤不平。因為他認為,這些都足以證明生活的不公。喜歡怨恨的人是生活上的弱者,他們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別人,把自己的感受和行動交給別人支配,就像乞丐一樣依賴別人。所以說,愛抱怨的人是可憐的。其實,麵對困境,抱怨是無濟於事的,抱怨使一個人顯得如此的蒼白無力。我們隻有通過自身的努力才能改善處境。許多成功的人往往就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形成了高尚的品格。相反,那些常常抱怨的人,終其一生也無法產生真正的勇氣,自然也就無法取得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