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恍然大悟:老房確實是用來拆除而不是用來住的。
不知過了多久,他倆又吵架了,這次她把“離婚”兩字明明白白地提了出來,並且很堅決地到法院遞了訴狀,因為這樁婚姻已是一棟危房。
在等待判決的日子裏,小青百無聊賴,別人下班回家,她在辦公室閑翻報紙,從報紙上看到一段話:專家說,婚姻是一件瓷器,做起來很困難,打碎很容易,然而收拾好滿地的碎片卻是件不易的事。
小青的心好像被鞭子輕輕地抽了一下,在婚後的三年裏,丈夫的習性、嗓音和特殊的愛好,都已深深地烙在心中,如果分離,這些記憶的碎片她該如何清理?
小青一下子糊塗了,她真不知危房理論和瓷器學說哪一個更正確。第二天,她悄悄地跑到法院把離婚訴狀要了回來,她要想清楚再說。
小青幾乎被這些理論弄糊塗了,當她不由自主地走回家時,丈夫已虛門等待她,她倒在丈夫懷裏,什麼話也不想說,任淚水肆意地流淌。第二天,她就把剪的報紙連同那本雜誌扔進了垃圾箱,她覺得她已不需要任何婚姻理論了。
婚姻的路上,我們也許都饒過彎路,但是正是經曆了風風雨雨,彼此才更了解,才更懂得珍惜。
人生感悟
有關婚姻的任何學說都隻能告訴你正確的思考方向,而不是結果。結果要靠你自己去把握。
★ 愛情的最高境界
愛情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要經曆的過程,隻是有些人愛得輕鬆,有些人愛得枯澀。有些愛天長地久,有些愛曾經擁有。在所有的愛情中,愛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呢?
有一天,女人問男人:“你說,愛的最高境界是什麼?”男人想了想,說:“是生與死吧,你想啊,一個人可以為另一個人去死,還不是愛的最高境界嗎?”
女人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開始時她也是這麼認為的,因為許多的愛情最壯烈的時候總是會和生與死聯係在一起。那些流傳千古的愛情無一不是生生死死,總之悲情者居多。但蕩氣回腸的愛情在現實生活中卻從來沒有出現過。可是,更多的世俗愛情卻隻有平常的愛與恨,悲傷與快樂。
“那你說是什麼?”男人問,女人笑了,“是習慣,當你習慣了一個人生活中的習慣,你就真的愛上他了。”愛情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習慣的認同,愛到最高境界就是認同了他的習慣。一個女人習慣了一個男人的鼾聲,從不適應到習慣再到沒有他的鼾聲就睡不著覺,這就是愛;一個男人習慣了一個女人的任性、撒嬌,甚至無理取鬧、無事生非,這就是愛;一個人會為了另一個人去改變、去遷就,這就是愛;愛情的哲學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就在生活的點滴裏。
你如果始終不能適應一個人,適應他的所有習慣,那隻說明你沒有愛他,或者說你還未到愛的境界,因為愛就在這些細節裏。當你已經習慣你愛人的所有習慣,比如他衣服的煙草味,比如他幹淨的襯衣,比如他半夜起來看足球。如果這些你都已習慣,那麼不要再問愛是什麼這樣愚蠢的話題了。
愛,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樸素,它像一杯在我們身邊的白開水,伸手可及,淡而無味,卻是生活的必需品。想起安妮寶貝的一句話:“不是愛他,而是愛有他的日子。”也許,習慣就是愛的歸屬,也是愛的最高境界吧。
人生感悟
愛一個人很容易,但要和愛的人過一輩子就不容易了。有些人在日子還沒開始的時候選擇了分手,於是他們倆都失去了相互過一輩子的機會;有些人在和自己的愛人過著日子,可是睡覺的時候已經習慣了背靠背;有些人也和自己愛的人在過日子,但他們習慣了和當初一樣的愛著對方。這最後一種才是愛情的最高境界。
★ 愛不能隻是索取
愛是浪漫?愛是激情?愛是瘋狂?愛是新鮮?愛是刺激?細細想來,愛是一份牽掛,愛是一種責任。愛是清香四溢茶水中的一片葉,淡淡的卻散發著餘味。愛是蕩氣回腸的音樂中的一個音符,輕輕地彈奏出美妙聲音。愛是你不經意中體會的溫馨,愛經曆時不覺得是愛,失去時才知道是愛。
有位太太的先生是知名的企業家,對她百依百順,以世俗人的眼光看起來,她很幸福。而物質生活的富裕,使她看起來是幸福中的幸福人。但她仍覺得很苦,看到一個朋友時,卻哭得很傷心,朋友問她:“你有什麼不滿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