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愛情是心心相印的淡定(1)(2 / 3)

漸漸地,這成為了他們生活中最大的樂趣,他們每天都盼著這個時刻到來。一到傍晚,就把家裏的活兒迅速做完,然後兩個人把房門關緊,躲到被窩裏唱歌。

冬天,棉被裏很溫暖,但一到夏天,他們經常唱得滿頭大汗,他們把汗一擦,又繼續唱下去。這樣的歌聲一直陪伴著丈夫離去。

好長時間,她都不能適應一個人的生活。她也曾蒙住棉被試著唱歌,但已經沒有人聽了,也沒有人對唱了。有時她幻覺他就在身邊,他在仔細地聽著,她就多唱幾支;但有時,她又覺得他已經離開很久了;有時她唱得很認真,很歡快;但有時候,輕輕地哭泣代替了歌唱。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他的影子也越來越模糊了,她唱歌的聲音也越來越低,有一天,終於連她自己都聽不到了。慢慢地,她把年輕時學的歌詞忘了,把曲子也忘了。等安葬了公婆後,她也熬成婆婆了,環境變了,在已經沒有人幹涉女人唱歌的時候,她發現她已經沒有會唱的歌了。

丈夫忌日到了,她謝絕了城裏孩子們的熱情挽留,執意要回老家。她說,這裏我總覺他不在身邊,我唱得再精彩,他都不會聽得到。所以我要回去,我要躺在那舊式的木板床上,蒙著以前和他一起蓋過的棉被,唱歌給他聽……

大多數人們喜愛回味幸福的標本,卻忽略幸福披著散發清香的時刻。人們常常隻是在幸福的金馬車已經駛過去很遠,撿起地上的金鬃毛說,原來我見過它。世上有預報地震的,有預報台風的,有預報蝗蟲的,有預報瘟疫的卻沒有人預報幸福。你不要總希冀轟轟烈烈的幸福,它多半隻是悄悄地撲麵而來。

人生感悟

幸福絕大多數是樸素的。它不會象流星一樣,在很高的天際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幸福不喜歡喧囂浮華,常常在暗淡中降臨。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碗麵條,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父母一次粗糟不經意的撫摸,男友送來的一個溫馨的微笑……

★ 不一樣的紙巾

幸福不需要刻意尋找,她就像一棵草,散布在蔥綠的田野,到處都有。幸福就在每個人的身邊,她時時刻刻環繞著你,時時刻刻惠顧著你,用心體會就能感受到。

婚禮如期舉行,她的淚忽然奔湧而出,當初她堅持要舉行盛大的婚宴,隻是為了尋求一點心理上的補償。他是留美的經濟學博士,開一家公司,前途十分光明。

第一次見麵,他對她講經濟學上的智豬博笑話,自己笑得“嗬嗬”地,她也附和地淺笑,可是一大堆專業術語,她根本沒聽懂。

他送花,開車接送她上下班,對她很好,帶她出入各種豪華娛樂場所。對於他,她始終是敬而遠之,高山仰止。她周圍幾乎所有的人都動了心,都來勸她,這樣的男人不嫁,錯過就沒有了。

她最後還是接受了別人的建議,答應嫁給他,隻是淚不由自主地流。在豪華的婚車裏,一路上,他用柔柔的紙巾不停地為她細細地拭淚,淡淡的茉莉清香深深的印在她的腦海。他輕聲勸她:“親愛的,我們會經常回來看你爸媽的,別哭了,否則不漂亮了。”

他還是沒有讀懂她。

她是在一次網上聊天時認識那個男孩的。她們聊的很投機,他有的是時間和她談心。第一見麵是在晚上,夜都深了,月光潑潑濺濺得滿地都是,她還依著公園的石椅,把自己放在月光裏,靜靜的等待著,等待著。有腳步聲從她身後走過,那人快接近她時,停了停,她驚得心跳加快,忙站起身來,她害怕他能聽得見她心裏的聲音。

他們以後有了更加頻繁的接觸,他們借助電話與網絡,談詩說文,談天說地,然後談情說愛,直到最後談婚論嫁。她不自覺地將男孩與自己的丈夫做著比較,她整個人迷失了方向——也許,她一直都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隻是……

她看見丈夫在書桌前專注的身影,由於忙碌,頭發已有些稀鬆,她在想,如果我離開了,他該怎麼辦?

每次見到男孩,她都下決心回家後立刻和丈夫攤牌。可是,他對她,一直是那麼好,她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說出口。

她的內心不斷的受著煎熬,思緒紛亂如風起時的丁香花,是進還退?是離婚還是不離婚?

依然沒有結果,他們再見麵的時候,男孩有點迫不及待了,他追問的聲音越來越大,她想起了自己左右為難以及所受的諸般委屈,越想越傷心,不由得就落淚了。

男孩見不得她流淚,他慌了,翻遍全身才摸出一張衛生紙遞給她。她接過男孩遞來的衛生紙,忽然心裏湧起一股說不清的滋味。

那衛生紙皺皺巴巴,顏色發黑,質地粗糙,捏在手裏,堅硬的有如砂紙,她明白那一定是自由市場上論斤賣的。

她想起她每次哭泣時,他為她拭淚時那柔柔的茉莉清香的紙巾,細膩而輕盈,不會讓她感到絲毫的幹澀,就像他給她的生活:清潔的恬靜的,舒適的,溫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