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宮門人個個都是好手,但遇上少林僧眾布就的羅漢大陣,卻也相形見絀,稍一交鋒,便已有人負傷,隻是這少林弟子向來慈悲心腸,不會出手就取人性命,所用招式都有所保留,如此酣鬥許久,金鱗宮門人雖破不得陣,卻也未有重傷,每每被擊倒,不多時便會再次起身加入戰鬥。
皇甫逸見己方門人打的吃力,望向海元,有意激他:“海元方丈,你少林寺號稱中原武林的領袖,依我看來,實在不足一道。”海元哪還有一絲力氣反駁,隻能任他在那裏叫囂。
海明看向其餘三位首座,沉聲道:“三位師弟,今日許是要破了殺戒了!”三人齊齊應道:“阿彌陀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四僧身形晃動,同時向著南黎等人衝將過去。
四老僧各使絕技,四護法見招拆招,這八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武學造詣雖有差距,短時間內卻也難分勝負,你出一拳,我還一掌,在這兩方人群中來回穿梭,交錯出手,換人對招,鬥了五六十合,仍舊處在微妙的平衡。
便在此時,海元忽然狂吐鮮血,四僧心下一驚,連忙舍了對手收功退回。但見海元嘴唇顫抖,神智昏沉,跟著又雙目怒張,滿麵驚慌,仿佛看到了什麼極為可怖的畫麵,哀嚎著不顧一切的拍打自己,四僧一陣怪駭,不斷呼喊著方丈師兄,海元卻好似聽不到任何聲音,目光驟然渙散,踉踉蹌蹌的奔向南黎,在眾人愕然的目光下,眼含濁淚的跪倒在地,對著南黎不停叩拜懺悔:“菩薩,弟子有罪!弟子有罪啊!”如此說著話,突然伸出右手,毫不遲疑的對著自己前庭拍下一掌,隻聽喀的一響,登時栽倒下去,再沒了一點生機。這一切來得太快,又太過離奇詭異,所有人都未及反應,這位得道高僧就已自盡而亡。
眾僧均是驚呼:“方丈!”海明更是如遭霹靂,霎時間血充雙目,惡狠狠的瞪著南黎,大喝一聲:“妖女,我殺了你,納命來!”腳下一抬,對著南黎狠狠踢出,這腿法迅疾,一腿踢出,第二腿如影隨到,二腿未停,第三腿緊隨而至,頃刻間便是踢出十數腿,正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的“如影隨形腿”。南黎出掌去擋,直擋到第十三下,手臂已是脹痛難舉,慌忙側身避開,海明又怎會容她喘息,腳剛落地,便又上前搶攻,右掌向她胸口推將出去,這一掌自臂肩發力,延至五指,勁道剛猛淩厲,正是“大力金剛手”。南黎見這掌力威勢非凡,掌勢又快又狠,不敢硬接,立時又向一方閃開。她這一避,正好來到羅漢陣中,但見一僧橫棍掃來,不由大怒冷喝:“小和尚,連你也敢跟姑奶奶放肆!”右掌一揚,迎著木棍狠狠拍出,隨著便是“喀”的一聲,木棍瞬間斷裂,她身子一晃,驟然閃至和尚身側,左掌疾突,一掌拍在那和尚側臉,隻聽兩聲彈響,那和尚頭骨移位,頓時命歸西天。
這一幕被四僧看在眼裏,哪裏還會再有什麼慈悲之心,怒喝著衝身上前,海明呼道:“三位師弟,“金剛伏魔陣!”說起這陣法來曆,許是要追溯至隋末唐初,隋將王世充擁兵自重,在東都稱帝,國號為“鄭”。唐高祖李淵命其子李世民統軍征討,王世充便命其侄王仁則為將,阻止李世民東進。李世民初戰失利,此時,十三名少林武僧“率眾以拒偽師”,趁夜攻入鄭兵大營,生擒王仁則,獻於李世民,為其統一大業立下大功。相傳這十三僧眾便是以此“金剛伏魔陣”擒住了王仁則,此後經過戰爭洗禮,日趨成熟,傳承至今,少則三人,多則十三人,皆可布此陣拒敵,乃是除去羅漢陣外極為高深的一種陣法。
三位首座聞聽呼聲,立時意會,刹那間便呈四角之勢擺開陣法。四掌掌風激蕩,從四個方向呼呼而至,如銅牆鐵壁一般將南黎等人裹住,四護法後身緊貼,分掌去擋,不料一掌擋下,後掌即到,再擋一掌,三掌又至,猶如潮信紛至遝來。連擋六掌,四人均感力疲,反觀四僧,內力卻是延綿不絕。皇甫逸沉聲冷喝:“在這樣下去,都得死在這!”南黎應道:“他們分散四方,我們無法合掌!”便在此時,四僧又出一掌,第七掌倏然到來,四護法出招再擋,均是悶哼一聲,嘴角流出血來。南黎身影晃動,疾喝一聲:“撤!”三人哪敢遲疑半分,分別縱身躍起,向著山下疾衝。
海明四僧見他們突然遁走,不由的怒聲大喝:“妖女,哪裏走!”同時腳下一點,施展少林輕功“提縱術”,飄飄忽忽,仿若蜻蜓點水般一齊追了出去。然而他們輕功不俗,四護法也是輕功好手,先行一步,倏忽間便已沒了蹤影,四僧雖有心攔截,卻也再追不及,隻得停下腳步,反身衝回寺門。四護法已撤走,餘下的金鱗宮門人再無半點鬥誌,呼啦啦向著山下逃竄,稍慢一點,便會被海明等人一掌結果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