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軍內肅反(下)(1 / 2)

忽必烈凝思半晌,兩根指節在桌上輕輕叩動,思索國師所議之事。軍內竟有奸細安插在內,委實非同小可。可是真要實施起來,隻怕不是那麼容易。他必須謹慎小心,不然將奸細餘黨逼得狠了,或大肆暗投毒藥,或伺機暗殺軍中將士,均將令自己得不償失,想來想去,不由得好生躊躇。

李逍遙合十端坐,擺出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似於一切渾不在意,實則暗地裏窺視忽必烈,觀顏察色。眼見忽必烈漸漸拿捏不定,才道:“王爺所慮,老衲亦知一二。可是內奸一日不除,軍中難安啊。”忽必烈麵露難色,道:“小王何嚐不想,奈何茲事體大。一旦有所差錯,勢必造成禍患。”

李逍遙微微頷首,道:“難得王爺如此顧全大局,實乃蒙古之幸。”又道:“老衲有三策供王爺擇用,不知王爺願聽否?”忽必烈精神一振,大喜道:“國師請講!”李逍遙道:“廣加人手,挨隊搜查,若遇可疑之人一律殺之,此為不得已而為之,下策也;調動大軍,將各隊人馬依族別不同分營而居,蒙古人先行排除;肅察色目人和漢人,此事不宜聲張,最好秘密進行,隻是費時頗長,我大軍頂多留此三四個月,那時須北歸蒙古,聲援三王爺登基大汗之位。,故中策也。”說到這裏,接過忽必烈遞來的馬乳酒飲光。

忽必烈仔細一想。一時隻覺國師句句在理,便道:“請教國師,何為上策?”李逍遙喧一聲佛號。道:“這馮默風既已身死,不若將此人屍體交遞黃藥師,問他索要細作名單。”忽必烈怔了一怔,遲疑半晌,問道:“那黃藥師會給麼?”李逍遙點了點頭,道:“這馮默風是黃藥師最鍾愛地弟子之一,作為一派宗師,他豈會幹眼坐視愛徒的屍首曝曬荒野?是以老衲敢以斷言。他不得不給。”

忽必烈連連點頭,在心中仍有一絲疑慮,又問道:“如此倒也甚妙,可是國師如何認出那名單是真是假?”李逍遙道:“此事倒是容易。老衲已練成佛門至高神功,身具過目不忘神通,可事先將軍中各人之名姓牢記於心,再派前往襄陽相邀黃藥師,命他將名單交出。等老衲確認名目無誤,再將馮默風的屍體送回。”

忽必烈頷首道:“如此甚好,就有勞國師親自督辦。”李逍遙道:“王爺客氣了。”回頭吩咐左右。命楊過入帳。

須臾楊過到來,李逍遙說了此事,道:“你去告知黃藥師,說馮默風在我手上,若想給他地愛徒留個全屍,就拿名單來換。”楊過道了一聲是,走出大帳。施展輕身功夫,直奔襄陽。

襄陽城雄垣高達數十丈,楊過走到東門旁僻靜之處,眼見城頭巡視的守兵走遠。便躍起身來,舉掌往城牆上輕輕一按,牢牢附住,以“壁虎遊牆功”迅速爬上城頭。躲在暗處。城牆內側有石級可下,楊過趁機抓了一名守軍,運起“攝魂**”查問郭府的下落,隨即一掌將其擊昏,飛奔而下,徑向郭府而去。

不多時到了郭府門外,楊過縱聲道:“晚輩霍都,奉家師之令。前來拜訪郭大俠。還盼不吝賜見。”邀聲甫畢,隻聽兩道聲音同時傳來:“那裏來的狂徒。敢在我郭府撒野!吃我兄弟一劍!”跟著院角竄出兩個人來,正是武氏兄弟,手裏各執長劍。

楊過不由得怔了一怔,暗自納罕:“莫非草包有避雷的天賦麼?何以裝逼至此都沒被劈死?”未及回神,隻見武修文長劍亮出,刷刷刷連刺三劍,出手迅捷異常。楊過搖了搖頭,道:“小王要見郭大俠,快快讓開!”一一扇開,每一下都將二人招式從容化解。

哪知二武不識好歹,竟以為對怕了自己兄弟,當下長劍連綿不絕,出手盡取對方要害。楊過耳聽八方,早已覺察到院內有人觀戰。於是心中一動,說道:“看好了,我要發暗器啦!”說著掉轉扇柄,正要按下機括,果傳來一響破空之聲,心念一動,速速回扇護身,退開兩步,道:“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可是黃島主屈尊來迎?”

忽聽樹上一陣少女嬌笑之聲入得耳來,抬頭看時,隻見陸無雙斜倚樹頂,摘下一顆杏果吃了,問道:“你怎麼還來?想是那天挨的打少了?”楊過笑道:“我那是故意相讓,姑娘竟看不出來麼?”

陸無雙嬌哼一聲,輕飄飄的翻身下來,道:“師祖爺爺學究天人,豈是你這蠻子說見就見的?”楊過輕輕把紙扇搖了兩下,笑道:“你去問問桃花島主,若他甘願坐視馮默風地屍體曝曬城野無人埋,小王這便告辭。”說著掏出一封書信遞給陸無雙,道:“家師所書。島主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