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被明華明絡丟失掉,八大家得了陽城才氣勢洶洶,把本來更換皇女變為推翻明家統治,想一不做二不休,徹底翻盤。
現在這些驕兵被我們追得惶惶如喪家之犬,一路上盔甲丟棄,兵器扔下,為求輕便減輕馬匹負載者不在少數。
寧柔然身受獨孤之吩咐,一路上隻是喊殺喊打,並不真的上前與敵人撕殺。叛軍跑了一會,見對方並不是拚命,便有些放鬆。但寧柔然聽從獨孤的話,並不給她們喘息,思考的機會,立即上前把一些落後的人殺了。前麵的立即慌神,重新亡命奔走她們跑到陽城,喊城上士兵開門,城門大開之際,這些潰散之軍還未來及湧進去,追兵已經神速趕到。叛軍看見身後的追兵,立即掉轉馬頭,揚鞭打馬向城外一溜煙南去。
寧柔然也不去理會,徑自帶著人馬殺進城去,殺得陽城血流滿地,屍橫滿城,哭爹喊娘之聲不絕於耳。根據鳳國後來史書上記載,寧柔然一戰成名,當地喊之血色閻羅,很多年後仍舊令陽城小兒聞之而啼。
收複陽城後,大家俱都暫時調養兵力。母皇派人送來賞賜的禦物,皇姐們也紛紛派人來賀。
這年大家都一邊軍備,一邊注意對方的動靜。久持不下,叛軍便派代表入京,呈上八大家聯合奏章道隻要女帝把明睿皇太女廢除,永不再立其為太女,八大家便重新俯首臣服。當然奏章寫得極為煽情,說什麼,明睿想滅殺士族大家,她們實在不得已才清君側,為了千秋社稷,才另為鳳國求取英明仁慈的未來儲君。
母皇看了奏章據說暴跳如雷,摔碎了禦案上的上好滴淚硯台,怒氣衝衝道:“這些亂臣賊子,念念不忘自己的封地被削之事,定要把明睿趕下皇儲之位置。我有五個女兒,四個雖然不成氣候,但也不輸於這些庸才,更有一個鳳女,難道還懼怕與她們烏合之眾?明睿為太女,事關我大鳳之氣候國脈,豈可能答應於她們,真是癡心妄想!”
乾殿裏眾人看著盛怒的女帝俱都大吃一驚,無人敢相勸。立即有臣子上來戰戰兢兢道:“陛下不必震怒,這些叛黨殲滅不過是轉眼的事情,陛下何必為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烏合之眾動了不必要的怒氣?”
另外一些阿諛之臣也紛紛上奏道八大家現在不過是苟延殘喘,實在沒有什麼威脅之力,現在這奏章不過是以進為退,想請女帝開恩赦免眾人,所以才加了這麼個談判價碼而已。
母皇聽了群臣之言,立即撕毀奏章,說道:“朕不給這些小人機會,定一舉大滅這些亂黨,族殺九族!”
這一席話傳道八大家耳朵裏,本來平靜想求和的八大家重新被激怒,誓與鳳國軍隊決一死戰。剛剛平靜的戰場,重新劍拔弩張,隨時血流千裏。
獨孤聽了微微一笑道:“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眾人重重包圍,阿諛奉承,更是讓女帝看不清楚鳳國的形勢了。”皇帝自古以來是被眾人包圍最重的人,宮內有美人,侍臣,人人爭相巴結,無人敢犯天顏。宮外臣子們也不過如宮內之人一樣,依仗皇帝的喜怒來獲得生存。所以大家便都心照不宣來遮蔽皇帝的眼睛,讓她看見一些願意看見的東西。長久之下,不被蒙蔽,還真是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