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談判是一場戰爭,有些談判是為了和平,有些談判是為了正義,有些談判是為了公平,有些談判是為了真相,有些談判是為了解決問題,有些談判是為了麵子……而對於商場來說,談判就是一場為了利益而鬥智鬥勇的戰爭。

英國著名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經在《談判論》一文中這樣說:“與人謀事,則須知其習性,以引導之;明其目的,以勸誘之;請其弱點,以威嚇之;察其優勢,以鉗製之。與奸滑之人謀事,惟一刻不忘其所圖,方能知其所言;說話宜少,且需出其最不當意之際。於一切艱難的談判之中,不可存一蹴而就之想,惟徐而圖之,以待瓜熟蒂落。”這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談判的高謀略性,如果無謀也便沒了成功的指望,如果說談判需要用上兵法,用上三十六計,這一點也不誇張。

談判的確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是需要耗費大量腦細胞的智慧與謀略的拚殺。對此,可能會有人想:這會不會太難了?

其實不然。生活處處有談判現象存在,就好像我們去買衣服時要給商家討價還價一樣,有些貨比三家,有些故作不滿意姿態,有些故意表現出“行家”的姿態,有些攀親帶故,有些佯裝要走……這些我們所熟悉的手法,其實也是談判的謀略與計策,對此,有些沒有接受過過高教育,甚至連書都沒有讀過,連談判都不知道是什麼的農村婦女們,她們卻在生活中一次次地表演著高超的談判技術。因此,不要錯誤地認為談判是高深莫測的,是那些絕頂聰明的高智商的人才能玩的把戲,其實人類天生就有談判的本能,比如嬰兒時期便會以哭鬧來索取自己想要求東西或是條件,大人們也不得不針對這些條件進行討價還價,直到達成雙方認可的條件。

因此,談判並不難。就像那些在商場殺價的家庭主婦們一樣,一回生,二回熟,多向別人取取經,把理論結合實踐,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談判高手。

我們現在所生活的時代是一個隨時隨地都可能需要談判的時代,大到國與國之間的談判,小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鎖事買衣買菜,尤其是對於一些工作族來說,需要與上司談判,與客戶談判,一些業務員更是需要用日複一日的談判來為自己贏得訂單,提高業績,提高收入,表現能力,令上級刮目相看,得到晉升的機會。

所以,掌握談判技巧不僅對於那些時常需要談判的談判專家來說十分重要,對於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來說,談判技巧與謀略的掌握都對生活有著實際的益用之處。

同樣的道理,有難的說法,也有簡單的說法。本書便是力求普及,可以讓每一位“力拚業績”,想要在工作中扶搖直上的有誌之士可以成為談判高手,為自己、為公司爭取更多的利益。

從本書的結構來看就不難看出,要做好談判,就要先從自己做起,這也是所謂的攻略之一,勝人先勝己,這是有效談判的基礎,就好像搞建築,隻有地基打好了,才能在上麵下功夫。此外,對於談判中各個環節的攻略技巧,書中都有詳盡的指導與案例分析,比如談判前的準備階段、談判初開始時的漂亮開局階段、談判過程中的戰術執行與策略應變、談判中的僵局處理、談判過程中以退為進的高端技法、談判過程中的語言技巧以及談判過程中需要把握的底線等等,對談判全程做出了指導性的攻略介紹。

另外,我們需要提倡的是,要學好談判,就必須要提起興趣,因為興趣是一切高深造詣的源泉,如果有興趣做導向,那麼,談判也就不會如你所想的像上學苦讀一樣,那般地枯燥無味,讓人乏味……

相反地,你會感受到談判是一件多麼有趣的事情,就像打遊戲一樣,每一場成功都會讓人暢快不已。如果你可以像迷戀打遊戲一樣迷戀談判,那麼,你的生活會因為你討價還價買到一件稱心如意的自認為實惠的東西而充滿小樂趣,你的工作也會因為你有智有謀的談判技法而不斷增長的業績而取得更高收獲,甚至可以說,談判對於和上司周旋、與同事商討工作也有很大的表現力,如果可以運用得法,那麼,你就是公司上下不可多得的最會上下處事的員工,你也會因為自己擁有組織能力的優勢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