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劍法(1 / 3)

古語雲:黃河清,聖人出。興許金人終乃蠻夷,連上蒼都看不得他們得了這天下。自從大宋的官家被趕出汴梁,金國的天子坐穩了龍庭,非但聖人沒出現,這黃河水患也越來越頻,堪稱史上之最。但是就算金國的皇帝退位這能平息這水患,也別想人家再回塞外老家,把這天下還給南宋小朝廷。畢竟“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前提是這民和社稷得是自家的呀!好在金朝皇帝總還知道百姓沒了他這皇帝也當不久,是以這幾十年來每逢水患總還是撥款治理的。隻是到底有幾成真正用在實處,就隻有天知道了!

雖說百姓們安土重遷,但總不能坐等自家性命被水患奪去吧。雖然自家田地挪不得,不可能撤的太遠,但是撤個幾裏地還是做得到的,剩下能做的的也就是聽天由命了!這幾十年來,除了農忙時節,黃河兩岸早已是不見人煙。再加上如今入冬在即,平日裏黃河兩岸更是連個鬼影都看不見。可偏偏今日黃河壩上卻來了鬼影——若是有人站在遠處極目眺望,就能看見一個人影從大堤上掠過,速度不比奔馬慢多少。要是讓人看見了,恐怕還當真以為是大白天見鬼了。這倒還罷了,偏偏還有一陣聲音斷斷續續的從風中傳來,令聽者毛骨悚然……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滔滔河水東流而去,其勢無可阻攔,本是一副激起波瀾壯闊的畫麵,偏偏被不時傳來的歌聲壞了氛圍。這首曲子倒也不錯,雖然太過婉轉嗚咽,但配合黃河奔流直下的氣勢,倒別有一股悲壯之感。奈何唱的人功夫實在太差,聲音奶聲奶氣不說,偏偏還一字一頓,好似受著極大的苦楚,竟是一個字一個字的憋出來的。好在現在即將入冬,再加上黃河沿岸渺無人煙,倒也沒有驚擾到旁人。隻是他越唱越難聽,到了最後終於惹來了抗議:“我說小子你能不能別唱了,你這都鬼哭狼嚎了半天了,翻來覆去就這首曲子,你不煩我老頑童都聽煩了!”聽聲音說話的卻是老頑童周伯通。

老頑童剛抗議完畢,就傳來一陣痛苦的回應:“你以為我願意唱啊,還有多長時間到鄭州府啊,我實在是撐不下去了,老頑童你敢不敢再快點!”不消說說話的正是誌敬。隻是這聲音卻是從老頑童背後傳來,真是好生奇怪。

老頑童聽後怪叫一聲:“好嘞,看我老頑童給你來個快的。你小子紮穩了,可別像上次樣掉下來!”話還沒說完,就見殘影的速度快了一倍有餘,隨後就聽見撲通一聲,然後就是一陣怒吼:“老頑童,你二大爺!”

老頑童好似早有預料般停下腳步,然後回奔。雖然他本能的覺得誌敬這小子說的不是什麼好話,卻也不放在心上,看著倒在地上的誌敬樂嗬嗬地說:“怎麼樣?臭小子。我就說我已經夠快了,你偏偏還讓我加速。現在又摔了個狗啃屎,早知道何苦由來?”

誌敬本來還在地上裝柔弱,聽到後立刻跳了起來,揉了揉略微淤青的小臉,怒道:“老頑童,你還有有臉說!上旬在京兆府你就摔了我不止一次,昨天剛入開封府的時候的你又故意摔我。眼瞅著快到鄭州了,你又摔了我一次。你是不是故意整我!”

老頑童也不著急,哂笑道:“哪有,明明是你讓我快點的!我還以為你都做好準備了呢!”說的時候完全是皮笑肉不笑的樣子,擺明了就是在說:“我就是,我就是,你能拿我怎麼樣?”

老頑童耍起了無賴,誌敬反倒不能拿他怎麼辦了,心中想著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道:“嗬嗬!信你才怪!”說著就繞到老頑童的背後,輕輕一躍就跳到了他的背上——原來老頑童的背上背了個大木箱。不消說這又是誌敬想起來的鬼主意。

出發前誌敬一直在琢磨兩人趕路的問題。本來是想買兩匹快馬的,可想到自己年紀太輕駕馭不得烈馬,便隻好作罷。後來靈機一動,將重陽宮裏裝經書的木箱拿了一個來,不僅可以放置行李,趕路時自己也能放在上麵。反正老頑童內力精深、膂力過人,也不在意這幾十斤的重量。隻是主意雖好,隻有實際操作起來才知道有多難。

剛出發的時候由於道路崎嶇,這箱子也是上下左右來回晃動,誌敬坐在上麵難受不說,坐穩都很困難。再加上老頑童故意不好好走路,還沒下終南山就摔了誌敬好幾次。後來誌敬索性找了個繩子將自己綁在木箱上,雖然照樣顛簸,至少不會摔下來了。

至於為什麼會發生這一幕,卻是老頑童嫌誌敬練功用的時間太長耽誤了行程,讓他在箱子上紮馬練習外功。誌敬所學的古墓派輕功雖然也是一絕,但在這顛簸搖曳的箱子上紮馬絕非常人所能。開始的時候走不了一兩步就要掉下來。好在誌敬在練武一途上最是刻苦,小小年紀竟然堅持了下來,到了現在隻要不是老頑童故意整他,已經能勉強在木箱上紮穩了。但偏偏老頑童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