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周室衰微,禮崩樂壞,諸侯各自為政。
公元前506年,吳楚“柏舉之戰",吳軍大敗楚軍,吳王闔閭在伍子胥和孫武的輔佐下率軍攻入了楚國都城郢都(今湖北宜城市東南),吳軍在郢都燒殺搶掠,暴行連連。伍子胥進入郢都後,在城郊尋得楚平王之墓,開棺鞭屍三百。
楚王熊軫(楚昭王)開始輾轉逃亡,先逃到雲夢,再逃到鄖國,鄖公之弟企圖謀殺楚王,楚王帶著鄖公流亡到隨國,方才安定下來。
公元前505年春,在楚國疆域內的應國(今平頂山),發生了一件大事。大周景王之子,曾經在周天子王城(今洛陽)稱王三年,後來兵敗逃奔楚國的姬朝(注1)被人刺殺了。
姬朝流亡楚國已有十一年,現在被刺殺,刺客沒有留下任何證據,誰是謀主呢?嫌疑指向現周王姬匄,姬匄與姬朝在王城爭鬥達三年之久,一直對這個流亡在外的兄長耿耿於懷,食寢不安。
姬朝當年流亡楚國時,被楚王安置在簡城,簡城位於被楚國滅亡的應國境內,是一座方三裏,城周十二裏的小城。姬朝在簡城建造了一座簡易的王宮,王宮形製簡單,隻有一殿十二院。
此時距離姬朝被刺已過去數日,小斂已過,正在籌備大斂,簡城王宮內一片縞素,宮內外白幡飄搖。姬朝被刺,這個流亡了十一年的******的核心、頂梁柱轟然倒塌,跟隨姬朝南逃的眾臣頓時群龍無首,一時不知所措。
東乙院,是簡城王宮內的一方小院,院號“東乙”,此院乃是姬朝庶長子姬彤所居,姬彤此時正在東乙院主屋的前堂內,頭頂素白麻片、身著麻衣,有氣無力地轉圈踱步。堂內布置簡單,隻有一個案幾,案幾上立著一燭台,燭台旁擺著幾卷竹簡,堂內地麵滿鋪著黃綠色的蒲席,蒲席上一個扁扁的蒲團,看上去像被人用腳踢過無數次。
東乙院配有兩個侍婢和兩個寺人(閹人),共四個下人,四人此時正蜷縮在房簷下曬太陽,時不時扭頭看一眼正在屋內發瘋的主人。主人發瘋好幾天了,喜歡一個人自言自語,聽,又開始了。
“靠,一來就被餓了三天,現在還特麼隻能喝稀粥,菜葉子都沒有,這叫尼瑪什麼事,。。。”
“蠻庚、蠻辛,你們進來。”姬彤吼道。
門外猥瑣在屋簷下的兩個婢女,拱著手戰戰兢兢的邁著小碎步蹭進屋,躬身俯首,異口同聲道:“王子。”
“王個屁子,我問你們,膳房裏就沒有菜蔬嗎?”
兩個婢女被姬彤的粗語驚呆了,張著嘴巴久未合上,這王子說話越來越粗魯了,半晌才回答:“有菜蔬的,但膳夫吩咐過,王子和王姬(王女)近日隻能喝稀粥,不能吃菜蔬,這是喪製。”
“靠,那這樣,下次你們給本王子端粥食的時候,在粥裏撒點鹽粒,你們滴明白?”姬彤說。
“唯,唯。”兩個婢女縮著脖子道。
“你們的破名字誰給起的?太特麼沒文化了”王子姬彤道。
“稟王子,奴婢們原本沒有名字的,被送進王宮後,因我們出身荊蠻,世婦大人給我們取名蠻庚、蠻辛。”婢女蠻庚縮著脖子答道。
“真他嗎沒文化,好了,下去吧。”姬彤揮了揮寬大的衣袖,衣袖袖口掃到燭台,燭台搖搖晃晃欲倒,姬彤趕緊扶了一把,又氣憤道:“這幾巴破衣服。”
“唯。”倆婢女縮著後脖頸轉身出去了。
“唯,唯,這年頭說話聽起來這麼費勁,唯唯諾諾就是這麼來的嗎?”說完,姬彤撿起被踢扁的蒲團,揉正後,一屁股坐回了案幾旁,信手拿起一卷竹簡。
“幸好老子繼承了前身的記憶,要不還真看不懂這歪七扭八的簡牘字,便宜老爹還算有點遠見,南逃的時候居然把周王室的絕大部分典籍都劃拉來了(注2),難道他也喜歡搞收藏。”
姬彤的前世,也就是穿越前的本名叫鄭彤,是鄂省一家二乙醫院的牙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