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叔,我想跟著您學做生意!”
“那我問你,你知道什麼叫真正的生意嗎?”
阿寶對生意有著自己的理解,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很簡單啊,生意無非就是一買一賣,以本求利!”
這是很普通的回答,也是外行的理解,但隻要是真正做過生意的人都知道,做生意沒有那麼簡單。
阿寶的膚淺回答,爺叔自然不會滿意,雖說熟人介紹,但他不想教一個連生意的真正涵義都不懂的人。
“這是你爺爺告訴你的吧?
你爺爺的爺爺是地主,到你爺爺這代是資本家,到了你這一代,你沒錢開公司,那麼,你的資本原始積累從哪兒來呢?
難道你去靠偷靠搶?兩者都不行!”
阿寶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有資本的人,可到了阿寶這一代,已經家徒四壁,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他家的資產基本都被充公,他不可能吃祖輩的紅利。
“所以,你的原始積累隻能靠借!所以呢,你的賬一開始就是負數,你懂伐?”
“如果你要借100元去做生意,利息至少要百分之二十,我問你,要做到多少利潤,這生意才可以繼續做下去?”
爺叔用一雙睿智的雙眼盯著阿寶,柳曉明即便熟悉劇情,還是被爺叔犀利的言辭給圈粉了。
這才是生意人的正確解鎖方式,總是想到成功賺多少錢,卻沒有想到如果失敗了,是什麼後果。
阿寶這樣的年輕人將生意想得太簡單,以為一買一賣,賺取中間的差價就行,如果那麼容易的話,天下間都是生意人,也不會有那麼靠出賣自己的苦力賺錢的人。
那麼,出苦力的人未必就沒有嚐試過做生意,有的人在一番嚐試之後,覺得自己不是那塊料,整天擔驚受怕,害怕損失本金、血本無歸,還不如做苦力更穩定,每天不要想那麼多。
阿寶在做生意前,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在這個年代,算是一份不錯的工作,可對阿寶來說,賺錢的效率太低了。
他就是因為賺錢少,而被自己的女朋友放棄了。
想要做生意前,他沒有想過那麼多。
此時,被爺叔問得一愣一愣的,他從來沒有想過這些,而在老法師爺叔麵前,他就像一張白紙。
不過,爺叔並非真的就徹底放棄他,考察繼續進行中。
對爺叔的問話,阿寶簡單思索之後,給出了答案是‘一百二十塊’。
爺叔道:“錯,答案是二百八十塊!”
阿寶有點沒有轉過彎來,本金是一百元,利息是二十元,不就是一百二十元嗎?怎麼會變成二百八十塊。
“爺叔,為什麼是二百八十塊?我有點搞不懂!”
“你不懂很正常啊,你太年輕了。
我告訴你為什麼,本金加利息確實是一百二十塊,你考慮過生活嗎?你考慮過成本嗎?”
“生活要二十塊,成本要四十塊,剩下的一百塊就可以用來做生意了!”
爺叔有些振聾發聵,沒有人和阿寶說過這種有深度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