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愛官為雍某所眷》
光緒初年,上海灘有一位名叫林愛官的女子,她本是江寧一戶人家的溫婉閨秀,不幸幼年失去雙親,被親戚狠心販賣,落入了煙花之地。時光荏苒,至光緒初年,林愛官已是一名二十有餘的風塵女子,但她性格溫婉,舉止端莊,少言寡語,更不喜濃妝豔抹,在這紙醉金迷的世界裏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一日,林愛官在滬上某處偶遇了來自長安的才子雍某,兩人仿佛前世有約,一見傾心,私下裏許下了白頭偕老的誓言。雍某雖是個風度翩翩、文采飛揚的書生,卻因家道中落,力量微薄,無法即刻為林愛官贖身脫離苦海。歲月如梭,幾年的光陰裏,雍某對林愛官的愛意未曾有絲毫減退,而林愛官的心也早已緊緊係在了雍某身上,兩人情深意重,難以割舍。
然而,命運弄人,雍某的好友陳某,一位向來揮金如土、風流倜儻的公子哥,對林愛官的美貌一見傾心,屢次提出要與她共度良宵,均被林愛官婉拒。陳某不死心,竟假借老鴇之名強行要求,林愛官迫於無奈,隻能應允。但入房之後,她迅速關門上鎖,從袖中抽出一把鋒利的匕首,跪在陳某麵前,淚眼婆娑地說:“我本是薄命之人,生死早已看淡。我之所以苟活於世,隻因雖身陷風塵,仍堅守貞潔。您家財萬貫,身邊佳人無數,何必強人所難?若您非要以武力相逼,欲玷汙我清白,那請先玷汙這把匕首吧!”說罷,她將匕首輕輕放在梳妝台上,目光堅定。
陳某聞言,頓時啞口無言,半晌才歎道:“我早知你心中隻有雍某,但他無力救你,你又當如何?”林愛官含淚回答:“若他無力,我便以死相隨。否則,我懷揣此刃又有何意?”陳某聽後,心中湧起一股敬佩之情,他歎息道:“你既識得雍某之好,我又怎會不知?罷了,罷了!”
隨即,陳某決定出手相助,他趁夜將雍某悄悄帶至林愛官住處,並取出隨身所帶的兩根金條,交予老鴇,嚴厲地說道:“林愛官從此與你們再無瓜葛,你拿了這些金子,放她自由,這是你的聰明之舉。若敢不從,便看看這把匕首!”老鴇見狀,知事已至此,無可奈何,隻好收下了金條,放林愛官隨雍某離去。
從此,林愛官與雍某終於得以掙脫束縛,攜手步入自由的天地,成就了一段跨越世俗、堅貞不渝的愛情佳話。
(外一篇)《素娟秀色可餐》
在清末的光緒初年,海陵城內有一位名叫林素娟的女子,她是秦淮河畔的一朵奇葩,以其出眾的才藝和高潔的性情,在風塵中獨樹一幟。林素娟的名聲遠播,盡管身處煙花之地,她的身價卻非比尋常,性格中更透著一股超脫世俗的閑逸。
她的居所緊鄰桃葉渡,這個古老而浪漫的地名,在光緒年間依舊保留著幾分舊時的風情。每日清晨,當晨曦初破,林素娟便已完成晨妝,她不會過分雕琢,但每一筆都恰到好處地勾勒出她的清麗脫俗。隨後,她會手持一根精致的釣竿,輕輕倚在雕花欄杆上,開始了她的垂釣時光。這一幕,恰似一幅動人的畫卷,讓人觀之忘俗。
河畔的行人見狀,無不為之傾倒。林素娟的身影,在晨霧的繚繞下,仿佛被一層輕紗籠罩的白芍藥,既柔美又堅韌,清麗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豔麗,幾乎無人能及。有人讚歎道:“此女秀色可餐,定是得了山川之靈氣。”
秦淮河畔的夜晚,更是燈火輝煌,遊船如織。在燈舫盛行的時節,遊女們身著華服,笑語盈盈,如同雲朵般聚散無常。而林素娟,憑借其溫婉動人的氣質,成為了貴家眷屬們爭相邀請的對象。她們喜歡與她同遊,享受那份由她帶來的寧靜與美好。就連院內的姐妹們,也對林素娟充滿了羨慕之情。
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林素娟的故事如同秦淮河水一般,流淌不息,見證著時代的變遷與更迭。她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何為真正的美麗與才華,即使身處逆境,也依然能夠保持內心的純淨與高尚。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