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妓有花榜》
在繁花似錦的京城,伶人的花榜早已是每年一度的盛事,引得無數文人墨客競相品評,而青樓之中的花魁評選,雖不若伶人那般頻繁,卻同樣令人翹首以盼。這花魁之選,亦仿照科舉製度,設有狀元、榜眼、探花之名,一旦上榜,便是身價倍增,成為城中熱議的焦點。而那些未能躋身花榜的佳麗,無不心中暗自遺憾,渴望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
然而,這花魁評選的背後,卻也藏著不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個人好惡、權錢交易,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使得這份榜單的公正性大打折扣。即便如此,它依然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成為當時社會風氣的一種縮影。
順治丙申年的秋天,來自鬆江的沈公子踏入了蘇州這座風雅之城,他心懷壯誌,欲效仿前人,舉辦一場前所未有的花魁評選。沈公子與下堡才子金又文一拍即合,兩人聯手,遍邀蘇鬆兩地的名姝佳人,最終篩選出五十餘位絕色女子,共赴這場花魁盛宴。
虎丘的梅花樓,被選為這場盛事的舉辦地。這裏風景如畫,花香四溢,正是舉辦花魁評選的最佳場所。沈公子與金又文親自操持,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與公正的評判,最終朱雲以才貌雙全摘得狀元桂冠,錢端緊隨其後成為榜眼,而餘華則以獨特的韻味榮獲探花之譽。其餘佳人,亦各展所長,被評為二十八宿,共同構成了這場花魁評選的璀璨星空。
評選之日,全城轟動。彩旗飄揚,錦帳高懸,自胥門而出,一支由彩旗錦幰組成的隊伍浩浩蕩蕩地迎接著這些未來的花魁們前往虎丘。畫舫穿梭於碧波之上,蘭槳輕搖,滿載著歡聲笑語與期待的目光。傾城之人皆彙聚於此,共赴這場視覺與情感的盛宴。
然而,就在這一片繁華與喧囂之中,一股暗流卻悄然湧動。順治末年,蘇州城內出現了一位權勢滔天的金某,他身為當朝相國之親眷,恃強淩弱,橫行無忌。家中財富無數,卻也伴隨著諸多惡行與暴虐。此前更是涉嫌一樁命案,至今尚未水落石出。如今,這位金某竟也欲效仿沈公子,舉辦一場全吳名妓的花魁評選,企圖借此炫耀權勢,再次將蘇州城推向風口浪尖。
時光荏苒,轉眼已是乾隆嘉慶年間,揚州薑家墩上,有一位名叫顧霞娛的女子,以曲藝精湛、詩才橫溢而聞名遐邇。錢湘舲遊曆至邗上之時,恰逢謝末堂司寇設宴款待賓客,席間他興致盎然,對在場的諸位佳麗進行了一番品評。最終,揚小寶以其傾城之姿摘得狀元之冠,顧霞娛則以才情並重榮獲榜眼之位,楊高三則以獨特的韻味被選為探花。
歲月流轉,至光緒丁醜年,上海的繁華之地又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麵的書仙花榜評選。此次評選,彙集了二十八位名動一時的佳人,每位佳人均以一種花卉相喻,各領風騷,各具特色。
“一麗品,王逸卿,芍藥。她獨擅風華,自成響逸,如同春日裏最嬌豔的那一朵芍藥,讓人一見難忘。”
“二雅品,李佩蘭,海棠。她宛如天半朱霞,雲中白鶴,清雅脫俗,自有一股超凡脫俗的氣質。”
“三韻品,胡素娟,杏花。風前新柳,花底嬌鶯,她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充滿了韻味,讓人沉醉。”
……
隨著評選的深入,二十八位佳人的風采逐一展現在眾人麵前。她們有的如珠蘭般雲天氣概,冰雪聰明;有的似玉簪般秀韻天成,逸情雲上;還有的則像薔薇初綻,生氣遠出,令人歎為觀止。
在這場花魁群芳譜的評選中,每一位佳人都用自己的獨特魅力征服了評委和觀眾的心。她們或溫婉如水,或英氣逼人,或才情出眾,或容貌傾城,共同編織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