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擲陞官圖(1 / 1)

《擲陞官圖》

清朝的江南地區,流傳著一款名為《陞官圖》的博弈遊戲。它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遊戲,更是模擬了官場升遷的過程,讓人在遊戲中體驗仕途的起伏與波折。

這《陞官圖》的玩法頗為有趣。在一張紙上,列滿了京城內外文武百官的大小職位,猶如一幅生動的官場畫卷。玩家擲出骰子,根據骰子的點數和采色,來決定自己在官場上的升降沉浮。

據說,這款遊戲最早起源於唐朝的李合,但實際上在漢朝時期已經有了類似的玩法。宋朝的劉敞還曾撰寫過《漢官儀新選》一卷,詳細記載了這種遊戲的規則和玩法。可見,《陞官圖》的曆史已經相當悠久了。

在宋朝時期,這款遊戲被稱為《選官圖》。當時,文人墨客們常常以此遊戲為樂,甚至有人將其寫入了詩詞之中。比如陳垓的詩句“擲得麼三監嶽廟,恰如輸了《選官圖》”,就生動地描繪了遊戲中輸贏的情景。

在《陞官圖》的玩法中,第一擲至關重要,它象征著玩家仕途的起點。骰子的六個麵,每個麵都代表著不同的意義。四為德,象征著品德高尚;六為才,代表著才華橫溢;二三五為功,意味著功績卓越;而一點(麼)則代表著汙點或過失。

當玩家擲出代表德的麵時,便能在官場上超遷;若擲出代表才的麵,也能獲得一定的升遷;功績卓越時,同樣能夠陞轉官職。然而,一旦擲出一點(麼),便會麵臨降罰的風險,仕途也會因此受挫。

在遊戲中,每個玩家都仿佛身臨其境地置身於官場之中,經曆著升遷與降罰的種種考驗。這不僅是一場遊戲,更是一場人生智慧的較量。

《劉繼莊欲自製陞官圖》

清朝順治時期的衡山縣,曾經有過這樣一位博學多才的文人,名叫劉繼莊。某年春節,他作為客人留宿在縣署之中。每當夜深人靜,劉繼莊總能聽到堂中傳來陣陣擲骰子的聲音,那是縣中官員們在玩《陞官圖》遊戲,以此增添節日的歡樂氣氛。

劉繼莊對此頗感興趣,但他心中卻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想法。他想到,如果將曆史上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等朝代的選舉職官製度,各自繪製成一幅《陞官圖》,再配上詳細的《陞官圖說》,那豈不是一種獨特的學習方式?

於是,劉繼莊開始著手準備。他閉門不出,廢寢忘食地查閱曆史典籍,整理資料,繪製圖紙。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完成了各個朝代的《陞官圖》和《陞官圖說》。每當節日閑暇之時,或者病愈課畢之後,他便獨自坐在齋中,細細研究這些圖紙和說明,仿佛穿越時空,親曆了那些朝代的選舉職官過程。

隨著時間的推移,劉繼莊對這些曆朝曆代的選舉職官考課銓選之法有了深入的了解。他發現,這些製度雖然各有特色,但都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同時,他也深感自己的知識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提升。

有一天,當劉繼莊再次聽到堂中擲骰子的聲音時,他感慨地對旁邊的人說:“這些《陞官圖》和《陞官圖說》不僅讓我對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我在閑暇之餘找到了自我消遣的方式。它們比單純的博弈遊戲更有價值,因為它們讓我讀史更加有趣和深刻。”

從此,劉繼莊的《陞官圖》和《陞官圖說》在衡山縣傳為佳話,成為了一種獨特的學習方式和文化遺產。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