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盜誘伶為子(1 / 1)

《盜誘伶為子》

晚清時期,百姓困苦,但是那些達官貴人卻過著奢靡的生活,尤其喜歡聽戲。當時有一個叫做“蘇伶集秀班”的戲班子,是那個時代非常著名的戲班,他們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卓越的表演技藝,在戲劇界獨領風騷。與此同時,一個叫“集芬班”的戲班子在當地也很有名氣,雖然聲名稍遜,但其男旦角卻長得非常漂亮,這一點是“集芬班”與“蘇伶集秀班”對抗的底牌。

一天,突然有一批穿著很富貴的人對“集芬班”發出了邀請,讓“集芬班”卷入了一場未知的風波。那天,一個自稱是狼山鎮署太夫人慶壽特使的人出現了,他手持五百兩銀子,聲稱要聘請戲班前往演出。他們用一艘豪華的船來迎接“集芬班”成員,但是一直到晚上,船都停泊在出海口,也不發船。直到三更半夜,那艘船卻突然揚帆駛離,向著未知的遠方駛去。

這艘船在海上行駛了三個晝夜後,他們抵達了一個神秘的島嶼。這裏看似寧靜祥和,但實則是一個盜匪的巢穴。島上的建築連綿不絕,其中一座巨大的府邸內設有五座虎皮座椅。戲班被要求在這裏連續演出三天。三天後,五個旦角被選出,各自占據了一間房間,而其他人則被關進了空蕩蕩的房間,每天僅提供兩餐飯食。

幾個月後,他們再次被召集起來。那些聰明的、識字的人被賦予了不同的任務,而其他人則被迫在島上種地、灌園。這個島嶼上囤積了大量的貨物,甚至宰殺了三十多頭豬,每人僅分得四兩肉。

生活似乎變得單調乏味,而戲班的演員們並不知道更大的危機正悄然降臨……

每逢初一和十五,山上的人都會去山頂的廟中叩拜。廟中供奉著一尊道士模樣的塑像,留著一尺多長的胡子,旁邊還插著一把大刀。據他們說,那是明朝福王時期高傑部下的參將。

傳說高傑被殺後,他帶著數千人攜帶著餉銀從長江直下,想要在海島上尋找棲身之處。參將對地理十分精通,看到這座山的風水絕佳,於是就在這裏紮營。他們有五個義子,分成了五房。

在這個山上有一個規矩:不能有女人出現,否則必定會衰敗。這也導致島上的人沒有後嗣。但是為了維持這個規矩,他們像和尚道士收徒一樣,每年都會讓手下裝扮成客商去各地買回十歲以下的男童,收為義子。這些孩子在這裏開墾、種植,已經有一百多年了。

島上囤積了大量的貨物,這裏從未發生過劫掠的事情,而財富卻源源不斷。那五個男旦也安心留在這裏,沒有回家的念頭。

姚某是集秀班中的一名旦角演員,他擅長彈弦子。一天,姚某偶然走到山腳下,看到一艘海船在山下停泊。他急忙上了這艘船,並不斷勸說船上的人趕緊離開。於是,姚某就搭著那艘船回來了。

最初,當集秀班的人突然消失的時候,大家都猜測他們是在海上遭遇了翻船事故。直到姚某回來後,才從他那裏得知原來是被盜匪誘騙到了島上。這一去就是七年。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