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李善以盜除盜》
在江淮與山東、河南之間,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巨盜,名叫王二。他的行事風格獨特,從不結伴作案,殺人越貨。他也不在旅店中打劫,更不會破人家庭、奪人財物。他總是在路上,隨機奪取人們的財物,讓人防不勝防。
淮河之濱,住著一個名叫李善的男子。他原本是一個農家的孩子,年少時力大無窮,還跟隨一位僧人學過拳術,後來改名為李武。那時,江淮之地盜賊猖獗,商人常常邀請李武同行,以保證安全。有李武在,盜賊們都會退避三舍。於是,李武以此為業,一幹就是十幾年,從未遭遇過挫敗。
有一次,一位商人請李武護送一批黃金到直隸。在途中,他們遭遇了一夥盜賊。李武揮動拳頭,輕而易舉地就將他們擊退。然而,命運卻在一次單獨的行程中給李武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一日中午,當他行至山坡時,突然有一個人向他拱手道:“壯士請留步,請留下黃金。”李武笑道:“你可知我是誰?我是李武,豈會怕盜賊!”那人卻道:“既然如此,那可別怪我無情了。”說罷,他出手攻擊,李武急忙抵擋。然而,這個盜賊與平時李武見到的盜賊不同。不多時,這盜賊左腳踢中李武腹部,李武當即倒地不起。盜賊搶走了黃金,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次失敗讓李武深受打擊,心中倍感失落和憤怒。他知道那盜賊一定就是王二,但詢問同業者後得知,此人極難對付。李武心灰意冷,回到淮河之濱的家中,過起了平淡的生活,同時也為自己的身心放個假。
幾年後,江淮的商人們再次邀請李武護行。李武心想自己熟知江淮之地,應該不會再遇到王二了,於是重新開始了護商的生涯。某日,他護送商隊從鎮江到武漢,得到了一百兩酬金,便獨自返回淮河。當他走到潯陽的一個村落時,天色已晚。他走進一家店中歇腳,並將銀兩寄存起來沽酒。店主告訴他:“客官,您的銀兩可千萬不要讓人看見,最近這裏的盜賊很可怕。”李武笑道:“我李武在江淮走南闖北幾十年了,你不知道嗎?”店主道:“客官,您已經三年沒來過這裏了。最近出現了一個盜賊,非同一般。”李武問:“這盜賊叫什麼名字?”店主答:“王二。”李武愣住了:“是那個王二?”店主點了點頭。
黎明時分,李武行走了十餘裏,遙遙看見前麵山岡上站著一人,依稀就是王二。想起前幾年的遭遇,李武心中發怵。於是他改變方向,斜著走。王二發現了李武,從後麵追趕,一直追了二十多裏。山角露出了一個佛寺,李武急急忙忙叩門請求暫歇。但是寺廟似乎空無一人,李武翻牆進了寺廟,慌亂中躲在鐵佛後麵。不久,王二也來到了寺門前。
王二眼見李武躍入寺中,於是也依樣畫葫蘆翻牆而入。進了正殿,回頭卻發現殿門已經關閉,有數千斤的鐵板從上麵垂下,正好擋住了殿門,這讓他十分疑惑。他用力猛舉,但鐵板卻紋絲不動,似乎有機械在控製著它們。四周的石壁高大堅固,大殿內空無一人,神龕裏的鐵佛長兩丈,頭像鬥一樣大。
王二意識到自己身處險境,高聲喊道:“躲藏的人快出來,否則你我都會困死在這裏,我不再打劫你了。”李武從佛像後麵出來,王二問道:“你是不是某年在某地被我打敗的那個人?”李武回答:“是的。”王二又說:“我和你交過手,你也不見得全無用處,我們兩人聯手,或許能擺脫這個險境。”
此時,陽光照在鐵佛上,他們發現鐵佛左右兩臂似乎有台階可以攀登。李武拾級而上,用手按鐵佛的頭,頭部忽然動了起來。他對王二說:“找到了!”去掉佛頭後,發現中間空空如洞。他們沿著台階下去,進入了一個寬敞的地方。
兩人正驚疑不定之時,一位僧人從胡床上站起來問:“兩位來這裏幹什麼?”王二回答:“我們在找你。”僧人說:“太好了!”隨即一拳向王二麵門打去。王二閃過這一拳,回敬一刀。僧人一躍而起,站在數丈之外,笑著說:“你就不能和我公平地打一場嗎?”王二也笑著放下刀,挺直身體。僧人突然像疾風驟雨般衝來,用手挖王二的眼。王二低頭躲避,伸手抱住僧人的腰,李武從左側加上一腳。僧人倒在地上,發出了巨大的吼聲。
這時,遠處傳來嘈雜的人聲。李武急忙用刀割下僧人的頭。不久之後,一群僧人聚集過來,大約有十餘個。他們手持長槍短刀,王二和李武盡力抵抗,殺死了其中的六七個。其他僧人見不敵二人,四散奔逃。
李王二人分頭搜索此地,他們發現這裏還有很多婦女和大量的財寶。才明白,原來這個僧人原本是一個狡猾的盜賊。於是他們放走了婦女和願意投降的人,將財寶分了一半給他們。王二和李武則平分了另一半。
經過這次冒險的經曆,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決定改行做商人,從此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