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生活智慧(生活保健叢書)29(1 / 1)

第三章美味畜肉與生活 貓肉

【本源】貓科動物家貓的肉

性味功用

性溫,味甘、酸。可益氣養血、祛風濕、解毒散結。適用於虛勞、風濕痹痛、瘰鬁等症。燉湯或浸酒。每次100~250克。

飲食宜忌

適宜風濕痹痛、頸淋巴結核破潰、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者。

濕毒內盛者禁服。

養食便方

治療虛勞體瘦:貓肉250克、黃芪20克、當歸15克、黃精15克、百合20克、玉竹12克。將上述各物一起入鍋燉湯服食,每日1劑。

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貓肉250克、花生衣5克、當歸15克、枸杞子20克。上述各物一起入鍋煮熟,調味後連湯帶肉食用,每日1次,連用5~7天為1療程。治療貧血、淋巴結核、氣血虛弱:描肉1000克、豬肉150克、甘蔗90克。貓肉甩開水稍煮一下,渚肉切塊,甘蔗切成小段,一同放於大碗內,加入米酒,枸杞子15克,桂圓肉10克,生薑、蔥段適量,雞清湯1000克,隔水蒸爛,撈去薑、蔥、豬肉、甘蔗,調味食用。

麂肉

【別名】小麂肉、黃麂肉

【本源】鹿科動物小麂的肉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可暖胃、溫中健脾、祛風除濕。對虛勞不足、腰腿酸痛、胃痛、痔瘡等症有效。

飲食宜忌

發瘡癤疥者禁食。

養療便方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耳赤喉腫、痔瘡:鮮麂肉500克、荸薺50克、雞蛋1隻、調味品適量。鮮麂肉去淤血,切薄片。荸薺削皮切薄片。雞蛋打蛋清盛入碗內,加食鹽拌勻,把麂肉片放入拌勻上漿,將油燒至三成熱時,下鹿肉、荸薺片,再放入薑片,烹人料酒煽炒熟後即可食用。

獐肉

【別名】河鹿肉

【本源】鹿科動物獐的肉

性味功用

性溫,味甘。能補益髒、催乳。適用於消渴、氣血虧損、身體贏弱、營養不良、產後缺奶者。

飲食宜忌

陰虛火旺者忌食。

獐肉的主要營養成分

養療便方

補血調經,活血止痛,舒筋強身:獐肉200克、當歸15克、芥菜適量。獐肉切大塊,放冷水中浸泡,再於冷水鍋中煮開洗淨,切小塊煸炒,除異味腥味。加入當歸和調料後用文火燉,放少許芥菜,燉至獐肉酥爛後勾芡即可。獐骨

【本源】鹿科動物獐的骨骼

性味功用

性溫,味甘。能補虛益精。適用於產後虛乏、體虛。煎湯或浸酒。每次適量。

飲食宜忌

陰虛火旺之人忌食。

養療便方

治療產後虛乏、體弱無力:獐骨1具,遠誌、黃芪、芍藥、當歸、生薑各15克,加適量清水一起入鍋煮,藥汁待濃後去獐骨,分3次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