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巧瀉脾火科學保健 陰虛之火是一種回光返照
陰虛火旺是指陰精虧損而致火亢盛的病理變化。常會出現性欲亢進,煩躁易怒,兩顴潮紅,口幹,口渴等症狀。
陰虛是中醫的名詞,常見於勞損久病或熱病之後而致陰液內耗的患者。陰虛不能製火,因為火熾後灼傷陰液,人體會更虛,且兩者常互相影響。
精血和津液者屬陰,但陰虛多因血虛,“陰虛生內熱”,常表現為五心煩熱,口幹,咽燥,神煩氣粗,尿黃便幹;月經紊亂,麵色無光,黑色素沉著,黃褐斑、蝴蝶斑滋生;體質虛弱,心悸氣短,頭暈眼花,無精打采;過早進入更年期與有更年期困擾;各種機能亢進性疾病,如肺結核、長期低燒等。
陰虛者常由熱病之後或其他病症過久而傷耗陰液,或因五誌過極、房事不節、過服溫燥之品等導致陰液暗耗,陰液虧少,機體失去原有的濡潤滋養,又因為陰不製陽、陽熱之氣相對偏旺而生內熱,所以表現為虛熱幹燥、躁擾不寧等症狀。
人死之前會有一個精神狀態突然變好的階段,也許是幾天也許是幾個小時,我們把這種狀態叫做“回光返照”,其實這是把最後的一點陰精轉化為生命力,以此為代價顯出一些生機。這是虛火浮越的表現,也是最後的生機,接下來就會陰陽俱虛難以維持生命。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中記載:“相火易起,變化莫測,無時不有,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相火很容易就會引起,一旦發生變化便難以把握,煎熬真陰,使人因為陰虛而發病,最終導致死亡。
陰虛者應該多吃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通常可選擇的食物有芝麻、糯米、綠豆、藕、馬蘭頭、大白菜、黑木耳、銀耳、豆腐、甘蔗、李子、桃、西瓜、黃瓜、百合、山藥、烏賊、甲魚、海參、鮑魚、螃蟹、牛奶、牡蠣、蛤蜊、海蜇、鴨肉、豬皮等。這些食物多味甘性涼,都有滋補機體陰氣的功效,同時也可以適當配合補陰藥膳進行調養。
陰虛火旺的人應少食辛辣的食物,火鍋與雞肉不要多吃,蒸、炸、爆、烤的食物也應少吃,水果中龍眼與荔枝能不吃就不吃。陰虛不需要忌食冷飲,因冷飲對陰虛有調整的作用,但不能多吃。
陰虛火旺的人在幹熱少雨的夏季會很容易加重病情,可參考以下幾種食療方法,既能滋陰又能調理脾胃:
生地黃粥:用生地黃汁150毫升(或幹地黃煎濃汁150毫升)、大米100克。大米煮粥,粥熟加入地黃汁,攪勻即可食用。
天門冬粥:取天門冬60克、大米100克。將天門冬煎濃汁去渣後,加入大米煮粥,作為早餐食用。
百合粥:鮮百合60克、大米100克、冰糖少許,先將大米煮粥,將熟時放入百合,煮熟後放人冰糖調味即可食用。
去火竟然“去”出了真菌性鼻炎
真菌性鼻炎又稱黴菌性鼻炎。真菌性鼻炎是鼻科臨床常見的一種特異性感染性疾病,之前人們稱其為真菌性鼻竇炎,為了便於國際交流,改名為真菌性鼻炎。
真菌性鼻炎多在機體長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或接受放射治療等情況下發生,有時也在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下發生,如糖尿病,燒傷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時也有可能發生。此病近年來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這與抗生素的廣泛使用、環境汙染有很大的關係,也有可能是由於體檢工作的普遍開展與影像學的進步使真菌性鼻炎的發現率有了更大的提高。
引起真菌性鼻炎的病因:
首先是病原菌,常見的致病菌主要由曲黴菌構成,其所占比例為80%以上,其他還有念珠菌、鼻孢子菌、毛黴菌與申克孢子絲菌等。曲黴菌為條件致病菌,曲黴菌主要有煙色曲黴菌和黑色曲黴菌兩種,最為常見的是前者。真菌性鼻炎大多是單種曲黴菌感染,但有時也會是兩種或兩種以上曲黴菌合並感染。毛黴菌感染較少見,但危險性居高,因為它更傾向於侵入動脈彈性內膜層,形成血栓,進而引發缺血性血栓及出血陛壞死,故死亡率相當高。
其次是身體因素,如糖尿病患者、長期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和抗腫瘤藥物者、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者、放療者與艾滋病患者等都很容易患真菌性鼻炎。免疫功能低下、低氧、低pH值血症與高血糖是真菌生存的最佳條件。
再次是外界環境,主要指生活的環境與所在地的氣候。居住在濕熱環境者,長期或經常性地與土壤、花盆與家禽接觸的工作人員等很容易患病。
最後是局部因素,生活中很多因素均可能引發病症,包括解剖因素如中鼻道狹窄、中鼻甲反向彎曲等;局部的慢性炎症、水腫等也有可能引起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