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 / 2)

一.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參考教材第138—139頁、第148—160頁)

◎原因

①中國共產黨實行全麵的全民族抗戰路線和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

②敵後戰場的開辟與遊擊戰爭的發展

③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

④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設(“三三製”的民主政權建設;減租減息,發展生產;文化建設與幹部教育)

◎敵後戰場抗戰

①在淪陷區,在積極開展抗日宣傳的同時,中國共產黨組織領導淪陷區的工人鬥爭,破壞日軍“以戰養戰”的部署,利用日偽矛盾發動群眾鬥爭,打擊日本的殖民統治秩序。

②發動“百團大戰”

③軍事上,麵對國民黨消極抗戰和反共傾向,中共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堅決打退國民黨的反共高潮(皖南事變)

④經濟上,根據地實行減租減息政策,建設成效顯著

⑤政治上,陝寧邊區,在開展大生產運動的同時,精兵簡政,以“三三製”為原則,開始實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選舉製度。其他敵後抗日根據地,也仿照陝甘寧邊區,實行民主選舉,團結愛國誌士,擴大了

二.如何認識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參考教材第162—164頁)

◎地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從一開始就具有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的重大意義,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中國抗戰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即已開始。從1937年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始到1939年9月大戰在歐洲爆發之前,當英、美、法實行綏靖政策的時候,中國人民孤軍奮戰,英勇抗擊了百萬日軍的進攻。中國的抗戰牽製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之不敢貿然北進,從而使蘇聯得以集中兵力對付德國,避免東西兩麵作戰;同時也推遲了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時間,並使之在發動和進行戰爭時由於兵力不足而不能全力南進,從而減輕了美、英軍隊所受壓力。

中國堅持持久抗戰,抗擊和牽製著日本陸軍主力,並為同盟國軍隊實施戰略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國作為亞洲太平洋地區盟軍對日作戰的重要後方基地,還為盟國提供了大量戰略物資和軍事情報。

總之,中國是世界參加反法西斯戰爭的五個大國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開展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中國是在亞洲大陸上反對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國家。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抗擊日本陸軍的80%左右;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仍抗擊日本陸軍的半數以上。14年中,中國軍民共殲滅日軍150餘萬人。中國人民為了自己的解放,為了幫助各同盟國,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偉大貢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