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縱論曹操(1 / 2)

曹操還沒有出手,董昭見邊讓三番兩次打斷他的論述,不由的有些不悅,再也顧不上得罪天下名士。

他當即一甩衣袖:“此言大謬,所謂英雄不問出處,曹孟德自青州起討黑山,誅黃巾,平定不下百萬黃巾,如今早已羽翼豐滿,麾下武將無數,區區管亥五十萬黃巾如何是他對手?”

“曹孟德武略滔天,前段時間的京城風波都是由他平息,這樣的英雄能為兗州牧,兗州旬日可平。”

眾人聽到不由的點頭,曹操的戰績早已傳遍天下,眾人細細一想便覺得曹操處置兗州豈不是手拿把掐。

“彩!”

眾人不由的為董昭喝彩,董昭接著朗聲道:“許公曾評價曹操乃是治世之能臣,朝廷此次任命曹操為兗州牧實在是英明至極,必能戰黃巾餘孽而勝之。”

曹操聞言也是大喜:“哈哈哈,果真良才也。”

董昭看都沒有看邊讓,朗聲道:‘在下以為,曹孟德為兗州可謂是實至名歸,兗州不日大治,此乃我之見也!’

董昭向台下眾人拱手一禮,當即就退下高台。

眾人議論紛紛,曹操一時之間成為討論的中心。

望著若有所思的棗祗,曹操輕聲問道:“棗兄以為曹操能否平定兗州?”

棗祗沉默片刻,輕聲道:“曹公乃是世之英雄,擊敗黃巾餘孽管亥自是可以做到,可要大治兗州卻還道阻且長。”

曹操沉默不語,棗祗所言可謂是一語中的,這也是他需要招攬人才得根本原因。

打下兗州,剿滅黃巾餘孽,憑他手上精兵,自然可以輕鬆做到,如何控製兗州才是他關注的重點。

邊讓見董卓竟然無視他當即勃然大怒,他臉色陰沉,登上高台。

“公仁所言,老朽不敢苟同。”

公仁乃是董昭的字,邊讓親自下場計劃駁斥一番董昭的見解。

董昭朗聲道:“願聽高見。”

“曹操雖然征討黃巾,平息京城亂局,因功勞升為兗州牧,但在下依舊認為曹操不足以讓兗州大治,其緣由有三。”

“一者,在下承認曹操略有軍略,先不論曹操能否擊敗黃巾餘孽,就算他能擊敗黃巾餘孽,然則黃巾之中的老幼不下五十萬,曹孟德又將如何安置?無法安置黃巾,不日黃巾便會複起,剿滅黃巾又有何意義?”

“二者,曹操出身宦官,不足以讓兗州世家追隨,沒有世家的英才助力,曹操如何掌控兗州,更何談讓兗州大治?”

“三者,兗州死戰之地,兗州黃巾不僅來自兗州更有青徐二地,一旦黃巾聚集怕是不下百萬之兵,曹操就算再善戰,又該如何抵擋?”

曹操不由得沉思,邊讓這老東西雖然對他過多詆毀,不過這見識卻也不凡,他所提出的問題都是曹操極其重視的。

邊讓的發言振聾發聵,台下不由的爆發出一陣歡呼:“彩!”

曹操也不由得的為此人的精彩的論述喝彩,董昭神色凝重,細細思索片刻,這才開口:“不知曹孟德如何做才能讓兗州大治?”

邊讓朗聲道:“絕無可能,此時若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子袁本初,袁公路來做,自然是順理成章,曹孟德來做卻是難以大治。”

董昭朗聲道:“事情無非就是安置黃巾之事,隻要曹操處置好黃巾餘孽,兗州大治也不過一兩年之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