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克思生平大事年表(1 / 1)

1818年5月5日 卡爾·馬克思出生於普魯士萊茵省特利爾的一個律師家庭。

1824年 與兄弟姐妹一起接受路德教洗禮。

1830年 進入特利爾的弗裏德裏希·威廉中學讀書。

1835年 中學畢業,進入波恩大學就讀。

1836年 從波恩大學退學。同年,進入柏林大學法律係就讀。

1837年 給父親寫信,彙報自己的學習情況。

1838年 父親病逝。

1839年 與柏林的“博士俱樂部”保持密切的聯係。

1841年 獲得柏林大學畢業證書。同年,收到耶拿大學哲學係博士證書。

1842年 嶽父路德維奇·馮·威仕特華倫去世。

1843年 與苦等7年之久的貴族小姐燕妮結婚。

1844年 出版《德法年鑒》,發表第一批社會主義著作。同年,與燕妮一起踏上流放的征途,去往法國。完成《哲學經濟學手稿》。

1845年 被法國政府驅逐出境,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同年,宣布脫離普魯士國籍。其後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誌意識形態》。遭比利時當局的迫害,與燕妮一起回到德國。

1846年 與恩格斯一起建立布魯塞爾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

1847年 與恩格斯應邀參加正義者同盟。6月,同盟更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並起草了同盟的綱領《共產黨宣言》。

1848年 和恩格斯在德國一起創辦《新萊茵報》。

1849年 被普魯士政府下令驅逐。《新萊茵報》被迫停刊。

1850年 先後兩次與恩格斯一起起草《中央委員會告共產主義者同盟書》。

1852年 寫作《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經濟上遭遇貧困,四處借錢度日。

1853年 寫作了《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議會關於印度的辯論》等文章。

1854年 寫了《奧地利的破產》、《普魯士的政策》等文章。

1855年 小女兒艾琳娜在貧困中誕生。

1857年 為《政治經濟學批判》寫了導言。

1858年 寫了《經濟學》、《鴉片貿易史》等文章,期間肝病發作。

1860年 寫了《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二分冊。

1862年 開始寫有關剩餘價值的問題。

1863年 寫作《資本論》,並進一步補充資料。

1864年 參加了第一國際成立大會,被選入領導委員會,為國際起草《成立宣言》、《臨時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

1865年 一直在寫《資本論》,並於年底脫稿。

1867年 《資本論》第一卷在德國漢堡出版。癰病發作,頭痛厲害,但依然堅持寫經濟學著作。

1868年 寫《資本論》第三卷的手稿。

1869年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由邁斯納在德國漢堡出版。起草國際工人協會年度報告。

1870年 與移居倫敦的恩格斯再度相聚。由於被許多國家驅逐,到處流亡,馬克思自稱是“世界公民”。

1871年 開始寫關於巴黎公社的宣言《法蘭西內戰》。參加總委員會議,通過了9月在倫敦召開的工人協會代表會議的決定。

1872年 準備出版第二版修訂《資本論》,和恩格斯開始為國際工人協會最近一次代表大會作政治準備和組織準備。《法蘭西內戰》法文版在布魯塞爾出版。

1873年 《資本論》第二版一卷本出版。校閱《資本論》法譯本。

1875年 寫了《哥達綱領批判》。

1876年 在工人共產主義教育協會成立紀念會上發表演說。

1878年 為寫作《資本論》第二卷,研究有關貨幣的理論和曆史的著述。

1879年 健康狀況惡化,外出療養。

1881年 妻子燕妮因患癌症去世。

1882年 為出版《資本論》第一卷德文第三版作加工準備工作。為《共產黨宣言》俄譯本作序。

1883年 大女兒燕妮病逝,致使馬克思健康狀況急劇惡化。3月14日,卡爾·馬克思在倫敦寓所去世,葬於倫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