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燦騎在馬上,雙手握著一把長柄巨斧,帶著十幾個軍卒,站在道路當中,等著東州的追兵。這還要說夏侯燦狂妄慣了,按照兵法常理他應該帶兵埋伏在道路兩旁,依托有利地勢進行阻擊追兵。但是夏侯燦身為西番夏侯家七將軍之五,平時趾高氣揚,目中無人,此刻雖然兵敗依舊沒有收斂狂妄的脾氣,就這麼大大咧咧站在道路正中等著追兵的到來。
沒過多久,就見道路上塵土飛揚,一大隊騎兵奔襲而來。如今這些騎兵已經換回了東州的軍服,在謝凡的帶領下一路追擊西番的逃兵。謝凡也很清楚現在的情況,自己這邊隻有一千騎兵,雖然借助昨夜的奇襲擊潰了西番大軍,但是畢竟雙方兵力相差懸殊,想依靠這一千精騎全殲對方的軍隊是不可能的。現在隻能不疾不徐地追擊敵人,既不能追得太緊,把他們衝得太散了,否則流竄到民野鄉間會給地方州府的百姓帶來巨大的兵禍;但是也不能追得太鬆,否則一旦讓敵軍主帥有時間重新集結調集軍隊回攻耀日城,那更是滅頂之災。
謝凡十分謹慎地把握著追擊的節奏,平時就這樣不遠地吊在敵軍後麵,一旦發現敵軍有集結的跡象,立刻快馬加鞭衝殺上去,擊散敵兵。當然他也深知,這種若即若離的追擊方式最有殺傷力,無論是在身體上,還是在精神上,對敵人都是一種殘酷的折磨。
帶著騎兵繼續追趕敵軍,謝凡突然發現對麵路上出現了十幾個西番軍兵,為首之人騎在馬上,看來應該是敵軍的一名主將。看到對方的氣勢,謝凡心中明白,應該是來阻截自己追擊的,隻是他有些不明白,對手為何不埋伏在道路兩旁阻截,那樣阻擊的效果應該更好。不過謝凡知道現在時間緊迫,他也沒時間多想什麼,舉起馬刀當先衝殺而去。
就在此時,他的左右兩翼也衝出兩匹戰馬,與他並肩而行。左邊的是朱桂,右邊的是李雲鳳,兩人手中也都各持一把馬刀,渾身殺氣地與謝凡一起向著路中間的敵兵主將衝殺過去。
原來在謝凡帶兵擊潰耀日城北城外的西番大軍時,又已經有人將消息通報給了耀日城中的方景齋和李伯濤等人。眾人都是大喜,尤其是方景齋,樂得合不攏嘴。他如此高興有兩個方麵,一方麵因為西番大軍潰敗,立時解了耀日城之危,也緩解了整個東州的危機;另一方麵,方景齋早已認定謝凡就是自己的親孫子,他為方家後繼有人而高興。
後來他們聽說謝凡帶著那一千精騎去追擊西番的逃兵,城內眾人都有些擔心,覺得那千餘騎兵雖然是精銳,但是與對方的十萬大軍比起來,實在是太少了,生怕謝凡出什麼意外。最後朱桂和李雲鳳自告奮勇,帶著百餘名騎兵,出城追趕謝凡。一是支援,二是為了解更加準確的情況。
兩人帶兵追上謝凡後,弄清了具體情況,當時兩人就決定跟著謝凡一起追擊潰散的西番軍,同時派人回去向方景齋等人稟報。就這樣,三個人帶兵一路追殺而來,沒想到在此處遇到了夏侯燦的攔截。
謝凡在向前衝的同時,小聲向兩側的朱桂與李雲鳳說道:“全力出招,先解決掉對麵的敵軍主將,不能在這裏耽誤時間,我們必須保證和逃軍的距離,這樣才能保持震懾力。”
朱桂和李雲鳳各自點頭,雙腳一磕馬鐙,加速前衝,直奔夏侯燦。隻見三人齊頭並進,三把馬刀寒光閃閃,給人一種勢不可擋的感覺。
夏侯燦橫斧立馬,看著衝向自己的三人,他麵部猙獰。昨夜一戰,西番軍大敗,死傷慘重,夏侯燦甚為夏侯家七將軍,領兵十幾年,從來沒遇到過這麼慘的失利,感覺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接著慘敗之後又被人一路追殺,至今無法集結潰散地軍隊,他胸中一股怨氣正無處發泄,現在能正麵和敵人交鋒,他心中殺意和快意一起襲來,一催胯下戰馬,直接迎上謝凡三人。
其實夏侯燦的武功不弱,雖然沒有他大哥夏侯霸的名氣響亮,但是在西番也是頗有威名。隻是他今天倒黴,遇上當今年輕高手中的三個佼佼者,再加上他也不知道對麵謝凡三人的來頭,未免有些輕敵。三人之中,李雲鳳的武功相對稍弱一些,可謝凡和朱桂的功夫都已經達到江湖一流高手的境界,如今又是新勝之兵,氣勢上就要勝過夏侯燦幾分。
謝凡雙腳磕鐙,催促胯下戰馬,使他比朱桂和李雲鳳提前了一個身位,高舉起手中的馬刀,體內玄功運轉,暗自運起怒海狂瀾心法,馬刀上隱隱泛起金芒。待到戰馬衝到夏侯燦身前,謝凡低喝一聲,馬刀以立劈華山之勢猛然砍下。謝凡出刀速度之快,令他身旁的朱桂和李雲鳳都極為佩服,閃著金光的馬刀就像突然出現在半空一樣,眨眼間就到了對手的頭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