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帶走了鄂州大軍的三分之二兵力,八萬人馬,留下王貴和以水軍為主的兩萬將士,以應付宋廷,並保護數十萬軍眷。
這支由嶽家軍主力組成的紅巾軍,以明日為主帥,嶽飛為軍師,越過大江,浩浩蕩蕩,殺向中原。
與此同時,海州聖軍的主力,也是八萬鐵騎,在楚月和魏勝的率領下,誓師北伐,風馳電掣,席卷齊魏。
兩路大軍高舉“還我河山”的義旗,喊著“繳械不殺”的口號,一東一西,遙相呼應,齊頭並進,勢如破竹,直逼開封,重演當年金軍東西兩路南下、會師於北宋京師的故事。
宋金兩國大震,金兀術飛書秦檜,斥責宋人敗盟;又去信海州,以完顏明亮相挾。
秦檜捧信上朝,請求聖上討伐逆賊,斷其後路。
一直在後宮養病的聖上,對朝政毫不上心,懶懶回應:“按兩國協議,北人歸北,鄂州官兵脫離軍籍,北歸中原,便是金國內部事務,海州也劃屬金境,他們內亂,幹卿甚事?”
留守海州的忽裏赤,以明日早已寫好之信回複金兀術:“敢傷我兒一根毫毛,定教爾滅族覆國!”
中原百姓正沉浸在嶽飛冤死的噩耗中,忽有大軍南來,驅除韃虜,民心大振,無不夾道歡迎,爭相運送糧草。
兩河義軍更是活躍,樹起“還我河山”的義旗,有如星星之火,燎遍中原。
兩路大軍會師,曾經並肩作戰、又曾手足相殘的嶽家軍和聖軍,就此真正地融為一體,號稱“紅軍”,自是出自明日的後世情結。
紅軍將士在城內百姓的接應下,一鼓作氣,收複了開封府,繼續北進。
過河之日,兩岸百姓歡呼震天,明日為之感奮,在部下的起哄鼓噪下,再次賦歌一曲,告慰中原父老……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美麗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
小夥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辟新天地,
喚醒了沉睡的高山,
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這是英雄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二月二,龍抬頭,春雨連綿。
紅軍打到了燕京城下,兵力不減反增,已達三十萬之眾,士氣如虹,兵不血刃,攻占了這座脫離母親懷抱已久的華北古城。
進城之日,楚月泣不成聲,緬懷當年舉事身死的兩位哥哥和族人。
二月八日,紅軍出關,無數漢兒競相來投,金軍望風而降。
二月二十八日,五十萬大軍直抵金國龍脈所在地——黃龍府,與金兀術統領的二十萬金軍主力展開決戰。
是日,嶽飛登上高高的帥台,以五色旗指揮五路兵馬。
明日率領紅軍一路,親為先鋒。
楚月、嶽楚、李師師三位夫人親手擂鼓,振奮各軍。
是役,驚天動地,大地沃血,金軍精銳盡殲於此,金兀術大哭而逃。
牛皋浴血奮戰,身負重傷,大笑而亡。
嶽飛以虛弱之軀,久站不歇,見黃龍城破、愛將戰死,心情起伏,激昂大喝:“拿酒來!某今日要與諸君痛飲!”
各軍彙聚帥台之下,明日命人抬來早已備好的得勝酒,分與眾將士。
近二十年未沾酒的嶽飛連幹三碗,手起碗碎,仰天長嘯:“這一戰我無遺憾,從此再無嶽家軍!”
嶽家軍舊部對這位用兵如神的軍師早有猜想,此刻見嶽飛真情流露,故態畢現,再無懷疑,齊齊跪倒,喜極而泣,山呼:“參見大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