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五行奇珠(2 / 2)

三子看出了梁炮心中的疑惑,接著說道:“當年公孫勝遍尋眾好漢屍身之時曾去過浙江六和寺,師祖看其言辭閃爍,不由起了疑心,僥幸識破他的陰謀,隨後綴在其身後窺伺他的行蹤。然而公孫勝那老賊道術通玄,好幾次師祖差點被其捉到。後來,他不知用了什麼法術隱匿了起來。師祖當時已追隨他來到山東境內,但在隨後幾年他卻如人間蒸發一般。師祖雖明白他想要做什麼,卻苦於尋他不得,隻得徒呼奈何。”

三子頓了頓,好像為之感到惋惜,繼而又道:“幸而當年師祖入魯之後將其餘三顆靈珠也帶了過來,那公孫勝雖然刀法了得,想要堪破師祖的佛門秘法找到人與靈珠的下落卻是不能。後來公孫勝回梁山將當年落草之時劫來的諸多財寶都搬空了,隨後不知道所蹤。師祖當時也年事漸高,既回不了浙江,便留在濟南靈岩寺修持佛法,終坐化而去。那公孫勝缺了師祖這三十六天罡星之一的天傷星,自是無法得證地仙功果,據師祖推測,也應早已羽化。”

梁炮撓了撓頭,說道:“既是這樣,你便應該也出家於靈岩寺,可為何出身村野無名寺廟?”

三子搖了搖頭,道:“你聽我把話說完。師祖雖然坐化,卻留下遺命,倘有機會一定尋了公孫勝那老賊,奪回土行靈珠,若有機緣,也可將一直未現世的火行靈珠尋得。然而千年以來,靈岩寺內雖有高僧大德無數,卻無精通數術之人。直到幾十年前,寺廟裏來了一個年輕人,自言為沂南縣人士,為諸葛後裔。這人便是我的師父。”三子長歎了一口氣,閉起眼睛想了一會,又接著說道:“師父尚在鄉裏之時便因家中一本祖傳的《天機神算》對數術頗有研究,出家之後更是時時鑽研,很快便得到寺中長老的賞識,與另一人同時被收為方丈的關門弟子。後來方丈去世,師父的師兄繼任掌門,得知靈珠之秘。他找到師父,欲讓師父推算靈珠下落。師父知此人野心太大動機不純,怕其得了五行靈珠之後為禍蒼生,遂攜了其餘三顆靈珠逃出靈岩,落身一無名野寺。後來師父遇到了我,將一身本事傾囊傳授,原本相安無事,孰知二十年後,他那師兄不知為何找到了師父,上前逼問靈珠下落。此時師傅已將靈珠藏於道一觀中,二人大打出手,師父被他那師兄以魂魄分離之法強行抽取了一魂一魄,卻仍是嘴硬的緊,不肯透露靈珠分毫。一天夜裏,師父趁師兄打坐之際逃了出來。然而他也自知時日無多,遂以《天機神算》之上的的秘術又強行分離出二魄為代價,測算出了其餘兩顆靈珠的大體方位。”三子說道這裏,不由得淚流滿麵,他用手捶了捶地麵,放聲痛哭道:“可恨我當時年紀尚幼,隻以為師父夜夜長號乃為病痛折磨之故,卻不想是因難以承受魂魄分離之苦!”

梁炮聽罷,唏噓不已,卻是不知道怎麼安慰三子。他用手拍了拍三子的肩膀,方要說話,忽聽身邊那群屍之中竟有響動,他連忙回頭張望,卻是什麼都沒有發現。三子也注意到了這邊的異動,忙站起了身來。

二人警惕的將在場的所有屍體都打量了個遍,卻沒有任何發現,方待定下心來,梁炮突然說:“那入雲龍公孫勝既是道士,這眾人之中應有一人身穿道袍才對,可是你看,這裏卻沒有身穿道袍之人。”

此話剛畢,忽聞哈哈大笑,自晁蓋身後的屏風之中走出一人,頭戴逍遙巾,身穿八卦袍,威風凜凜,相貌堂堂,肌膚圓潤飽滿,卻是不似他人之幹癟。那人張了張嘴,隻聽一陣咯嘣亂響,那喉嚨好似千年未講話而鏽合一般,過了許久,才斷斷續續的說道:“天傷星武鬆的後人?”

三子看其形容,猜想此便是公孫勝,不由沉聲道:“正是!”

公孫勝伸出還不太利索的胳膊,捋了捋胡須,笑道:“果真是故人之後,方才汝等方一踏入上方廣場,長明燈感應到你體內武鬆的功法,吾便已然知覺,直待方才才將神魂回複體內。千年了,吾在此等了千年了,如今已將眾人神魂氣脈融入自身,隻欠武鬆一人便可成就地仙業果了。”

三子聞聽此言,心中不由咯噔一下。這老賊竟還沒死,反倒離地仙業果隻差臨門一腳?!今日這事怕是不好辦,自己這點功夫很明顯不夠人家塞牙縫的。該如何全身而退,那卻是天知道了。

三子眼珠子一轉,忽然在臉上擠出了一個比菊花還燦爛的微笑,朝公孫勝笑道:“哈哈,原來是公孫師叔祖啊,我師祖這千年來可想你的緊呢。”

公孫勝奇道:“怎麼?武賢弟竟還尚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