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一】

林滄嵐從小就是個有故事的小姑娘。

幾乎繼承了所有父母外貌上的優點,林滄嵐長得格外精致可愛,特別是和她媽媽一模一樣的眼睛,永遠都是水靈靈霧蒙蒙的,才上幼兒園,就有小男生為了誰和她辦家家時當新郎打架。

群架到最後,當唯一一個還站著的小男生傻笑著來領自己的“戰利品”時,才發現旁邊的滄嵐已經被嚇得金豆豆都掉下來了。

當時旁邊的小女孩就都說,林滄嵐不好。

因為有她,所以每次大家聚在一起,小男生都要一波波過來地搗亂,因為有她,所以最後過家家都會變成打架。

怕麻煩的小女生們慢慢不想拉著滄嵐一起玩了。

但是滄嵐她也不願意啊,她也每次都去叫了老師,還在旁邊喊了“別打了,你們別打了”。

隻是沒用罷了。而且老師拉開小男生次數多了,也對“禍頭子”滄嵐有了些不喜歡。

那個時候滄嵐還小,還不知道有“孤立”這個詞語,但是她已經開始體會到那種感覺。

為了省事,老師把滄嵐拘在麵前,大家都一群一群地一起玩玩具,隻有她一個人。

林滄嵐覺得特別委屈,委屈到盡管她沒說,她媽媽也察覺了出來。

林滄嵐的母親也姓林,是個小學教師。

雖然很忙,但她隻有滄嵐一個女兒在身邊相依為命,自然是愛得如珠似寶、細致入微。

那天是個滄嵐又一次賴床裝病不願意去幼兒園的早晨,林女士溫柔地抱著小小的女孩,耐心地問她在幼兒園的情況。

稚嫩的小朋友是肯定敵不過火眼金睛的老教師的,幾句過後就被套出了所有話,滄嵐最後哭得都要打嗝了。

林女士最大的教育方法特點,就是不將小孩當孩子,而盡量把他們當大人。

但是又要顧及到這些偽大人的理解水平,大人的講解就需要含有相當高的技術含量。

她出了很多主意:

“最簡單的就是,要不滄嵐你試著和小男生一起玩?”

“我不喜歡玩汽車,我喜歡過家家……”

“那,你一個人也可以玩啊?”

“不嘛,我想和別人一起。”

“那就比較麻煩了。”媽媽把小朋友抱在懷裏,“滄嵐,那你就隻有自己想辦法讓那些小男生不來搗亂了。”

林滄嵐小臉上的不解,充分表明了“求具體辦法”的意思。

於是,林老師進一步循循善誘:“你想想,他們為什麼要來搗亂啊?…..你討厭和他們過家家麼?……那既然不討厭過家家,就可以和他們一起玩啊……如果你不願意一起,那你就要選出一個啊…….”

所有人都必須承認,從小起林滄嵐就充分展現了,雙親基因給她帶來的不僅有漂亮。

媽媽教她一步一步來:

首先,下次他們再打架,不要哭也不用告老師。但是也堅決不和他們的“勝利者”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