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中局戰術2(2 / 3)

吃子或不吃子,必須顧全大局,有效緩解緊張局勢為上策。

形勢判斷:紅方先行,紅方主要有三種選擇:

A、紅車八平七吃馬,黑車4平9吃車,紅馬三退一,黑車8退1,紅仕四進五,黑炮7進3速勝。

B、紅車一平六吃車,黑車8退1,紅仕四進五,黑車8平7,紅仕五進六,黑車7平4,紅仕六進五,黑擇機反攻的戰術,取得了最後勝利,實戰著法繼續如下:

15.馬七退五!車8平7

16.車八平七將5平4

17.炮九退二馬7進8

18.車七平八馬8進6

19.車八退五馬6進7

20.車一退一車7平9

21.馬五進三車4平7

此時紅方相當於用一車換黑方雙馬一炮三個子,但黑方應走車9平7較。

22.車八進七將4進1

23.炮五平六!士5退4

24.車八退一將4進125.仕六進五象5進7

紅方從中路盤頭而出,再兵五進一,黑方速敗。

運子戰術。

實戰對局中,雙方所走的每一步棋都是子力運動。根據形勢的需要,有計劃地將棋子調運到棋盤上某區域,占領要點,控製要道,以達到進攻或防守的目的,稱為“運子戰術”,其中包括:運子取勢、運子攻殺、運子解圍等。

第1局右車左移——運子取勢。

1.炮二平五馬2進3

2.馬二進三馬8進9

3.兵七進一象3進5

4.馬八進七士4進5

5.炮八平九車1平2

6.車九平八炮2進4

7.車一進一炮2平7

8.車八進九馬3退2

9.相三進一馬2進3

形勢判斷:紅方先行,紅方主要有三種選擇:

A、紅馬七進六,黑車9平8,紅車一平六,黑炮8平6,紅馬六進五,黑車8進4。紅方多兵,但黑車出動後,形勢進入持久戰。

B、紅車一平六,黑車9進1,紅馬七進六,黑士5退4,紅馬六進五,黑車9平2。紅馬五進七,黑炮8平3,紅炮九進四。至此,黑車雖開出,加強防守,但紅方多兩兵占優勢。

C、紅車一平八,黑炮8平6,紅車八進六,黑車9平8,紅炮九進四,紅車運至八路,蹩住馬腿,邊炮打出後有強烈攻勢。

戰術選擇:實戰中紅方注意到黑馬同時守護中卒和邊卒,黑馬位置重要。紅車放棄占肋線的常規走法,及時平八路,配合紅炮順利打出,左翼進攻全麵展開,取得了速戰速決的效果,著法如下:

形成“中炮直車進三兵對反宮馬橫車”開局。

開局僅6個回合,雙方布陣尚未最後完成。第5回合黑炮巧奪紅仕後如再退炮逃脫,紅方車馬炮聯攻中路,黑方極為不利,黑方要穩妥處理好中路的弱點和炮被捉的兩個問題。

形勢判斷:黑方先行,黑方有三種選擇:

A、黑炮6退1,紅馬四進五,黑馬3進5,紅車二平三,黑炮2進1,紅車三平八,黑必去一子。

B、黑馬3退5,紅車二退一,黑炮6退3,紅馬四進五,黑象3進5,紅馬八進九,紅方易走。

C、黑炮6平4,紅帥五平六,黑車9平6,紅馬四退三,至此黑以一炮換紅雙士,因黑有雙車存在,這種交換之後,紅方有後顧之憂。

戰術選擇:黑方實戰中選擇了,一炮換雙士,造成紅方“缺仕怕雙車”,黑方連續調運雙車攻擊,終於獲勝!續著如下:

6.炮6平4

7.帥五平六車9平6

8.馬四退三車6平4

9.帥六平五車4進6

10.炮八平七車4進1

11.馬八進九車1進1

12.炮七平八車1平4

13.炮八退二前車平7

14.馬三進四車4進7

15.相三進一車7平5

16.帥五平四車5平6

17.帥四平五車4平5

18.帥五平六車6進1黑勝。

本局黑方一炮換雙仕後,紅方後防明顯空虛,黑方如調運馬炮進攻,速度緩慢,隻有快速調運雙車,才能使紅方猝不及防,黑方從第7回合起,連續12個回合調運雙車配合,堪稱靈活用車的精典對局。

第3局迂回運馬——奪取勝利。

1.炮二平五馬2進3

2.兵七進一炮8平6

3.馬八進七馬8進7

4.馬七進六士4進5

5.炮八平七象3進5

6.車九平八炮2平1

7.馬二進三車9平8

8.車一平二車8進9

9.馬三退二卒7進1

10.車八進三車1平4

11.馬六進七炮1退2

12.車八進四?馬7進6

13.馬七進五象7進5

14.炮七進五……

形勢分析:本局是全國象棋比賽中,廣東楊宮璘與四川李艾東實戰對局,戰至第7回合,雙方形成“中炮進七兵對反宮馬進7卒”開局。

雙方各有四個強子,兵種均齊全,弱子紅方多一兵,黑方少一象。紅方雙炮位置較佳,隻是紅馬仍在原位。黑方雖然炮捉紅方邊兵,河馬又捉紅方雙兵,目前需要解決是雙方是否換炮的問題。

形勢判斷:黑方先行,黑方有三種選擇:

A、黑炮6平3,紅車八平七,黑炮1進6,紅炮五進四:卒,紅方占優。

B、黑炮6進7,紅帥五平四,黑車4進9,紅帥四進一,黑炮1平4,紅馬二進一,黑馬6進5,紅方少雙仕,但多一子形勢複雜。

C、黑馬6退4,紅車八退一,黑馬4進3,紅車八平七,黑馬3進4,紅帥五進一,黑連走三步運馬,紅帥升起,黑方有強烈攻勢。

戰術選擇:經過全麵分析與判斷,實戰中黑方放棄了兌炮,而采取了巧妙的迂回“運子戰術”,退馬捉車,進馬吃卒,掛角將軍,從三步運馬開始全麵進攻,迅速戰勝了紅方,以下著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