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從靠天吃飯,變成了,現在這樣,什麼白領藍領之類的。士農工商,形成了新的社會秩序。到了近些年,互聯網的發展,看起來人們的體力勞動在發生變化。我們在電腦前麵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信息交流速度加快,信息爆炸的時代。對人們有了新的要求,久坐熬夜,變成了常態。這和我們的生存規律是不相適應的。
但是因為我們處在這個環境中,我們必須要適應這種模式。
所以我們更快的學習知識,學習更多的知識。
那天木子開玩笑跟朋友講,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曆史,要是我們出生在三千年前,是不是就隻用學習兩千年的曆史,這樣學習任務少了一大半。木子就得到了一串省略號,朋友表示拒絕回答這種不可能的問題。
其實生活還是很有意思的。就好像那天邊的雲在湛藍的天空中肆意的翻滾。那樹上的葉也在微風的吹拂中蕩出優美的弧度。我們也在隔三差五遇到一些暖心的事情。
生活除了工作之外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如果工作控製在一定的範圍內,不論時間還是需要付出的體力,在一定的範圍內的時候,木子相信,很多人是不會抵觸工作的,工作也是一種體驗生活的方式。
木子喜歡看書,書中各種紛繁的世界,讓木子眼花繚亂,有時候很想坐下來安安靜靜的看會書,但是在工作忙碌的時候,這一點點小小的期盼都做不到。所有的時間都被工作侵占,沒有一點自由才是問題的關鍵。
我們要的不是24小時的工作狀態,那種24小時沒有自主意識的狀態,對於個人的精神也是一種迫害。物質生活不甚豐富,賺錢也隻能糊口,精神生活還因此一片荒蕪。人們又怎麼能獲得幸福呢?
木子覺得,人類歌頌苦難,不是因為苦難難得,而是因為太過於平常而讓人難以接受,才給自己心理安慰,這是一種高尚的體驗。
其實有時候,一杯酒,一次短途度假,甚至安靜的坐一會看看窗外的風景,都會讓疲憊一掃而光。就是這最簡單的事情,有時候也成了一種奢求,這就顯得有些不盡人意了。
究竟是在追求什麼?因為精神的禁錮,有了靈魂的追問,想要找到答案,卻發現沒有答案。在這種情況下,迷茫無助,甚至覺得人生都失去了意義,沒有意義的人生與死去沒什麼區別。
於是,心灰意冷,有了很多負麵的舉動。
其實木子經曆了這個過程,其中的艱難,讓木子至今回憶起來還是喘不過氣,因為現在木子也沒有找到所謂的意義,但是木子覺得,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