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始記於山海經異獸圖,是自然生物曆經數百年修煉後所成的形態,因自身品格以及長期所處不同環境而經曆的修行考驗不同,而導致其種類繁多,並性有所異——若論邪與正,則有善惡、潤煞之別;若論樣貌,則有野獸與類人之分。
洪荒時期,妖曆經天地劫而不亡,有了超凡於人的力量,卻又一直與人同處於一世,千年來一直令人忌憚。據除妖師師宗羽化飛升前親自筆錄記載,這些妖中有食草木之獸,因萬物皆有因果,稱物;而又有獸性貪食人肉,稱為凶,凶之誕生,使得世態即刻蒼涼頹靡。
而凶之四首,稱饕餮、窮奇、檮杌、混沌——乃是人間貪婪,背叛,傲慢,怨恨等大量的負麵情緒堆積形成。但凡其中一凶現世,萬物必將被其立刻攪成灰飛,使得生靈一時塗炭不已。然,天地萬物,總逃不出會輪回二字,凡是世間極危極險之時,必有英雄拔刀,橫掃噩風,懲惡揚善,故,春來秋去,數年逝,終出一人名張道陵,因不忍世態蒼涼而立誌研出一身絕學與凶抗衡,遂被許多人追捧,便建教,名為道,意在替人降妖,除暴安良。去世後,他的後輩遵從他作為長輩和宗祖遺留下來的訓誡,一代代流傳其創造的道家獨技,隻為斬妖除魔,得天下太平。
而後,張道陵也被道家晚輩奉稱為天師,後因道家人才頻出,被尊稱為天師的道士逐漸增多,遂其又被稱作道家第一代天師,然,這卻並不是其最廣為人知的稱號——直到很久以後的,但凡有靈識的妖,聽到仍會立刻低頭跪饒的名字:除妖師之宗。
問這名稱的由來,還得看後世,時間流逝,道家弟子的數量終變得過於龐大,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一些不願拘謹於苛刻道規的人開始脫離本家,再創門派,意仍主在降妖,卻無了道家那些看淡世俗的規定,於是這些人,隨著一個個王朝的興起、發展和滅亡,便慢慢被老百姓們稱作了——除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