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棲霞山之戰(1 / 2)

羅延慶的部隊在進攻鄧州城的時候,駐紮在縣城的齊軍就在背後騷擾。而羅延慶調轉大軍想要逐一擊潰鄧州各縣城時,這幾個縣城又相互之間保持著犄角之勢。你打我,他來援我;你打他,我來援他;一旦你疲憊了,我就和他一起來打你。

因此,鄧州的這邊的情況很不樂觀。

在唐州嶽飛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同樣感到很棘手,他立刻召集了一次軍事會議商討下一步的作戰計劃,絕不能再這樣被動下去了。在這次軍事會議上,眾將領很快研究出了兩個對策,其一就是立刻向李成在棲霞山的大營發動進攻,其二則是增派援軍支援羅延慶部進攻鄧州。

如果選擇前者的話,嶽家軍擊潰了李成的部隊,勢必會讓齊國上下大為震動。因此李成是齊國大元帥,掌握的是齊國所有的軍權,可以說是齊國軍事上的領袖人物。擊潰李成的部隊之後,火速直奔鄧州,必定能趁著鄧州齊軍軍心浮動之際,一舉拿下鄧州城。

如果選擇後者的話,嶽家軍集中主力部隊,全麵圍攻鄧州。隻要攻破了鄧州,李成這邊照樣會軍心不穩。然後鄧州與唐州再次行動,派出部隊合擊棲霞山,同樣能給與整個齊國極大的打擊。

這兩個對策的風險基本上是一樣的:鄧州是攻堅戰,棲霞山是麵對李成的精銳。因此對於嶽家軍來說,現在要討論的,就是哪一個對策執行起來會更方便一些。

不過很顯然,眾人都認為第一個對策會更直接更快捷。

於是,嶽飛決定三日之後出兵進攻棲霞山,命令嶽雲部為先鋒,韓元清部為先鋒策應,自己則率領主力部隊進行接應。

會議結束之後,眾人便紛紛回到各自的駐地開始做好出戰的準備。

五日中旬,嶽雲率領本部6000人馬從唐州出發,直奔棲霞山。韓元清的一萬韓家軍早就做好了迎接的準備,當天下午在興福縣安置了嶽雲的部隊。嶽雲與韓元清兩個人聚集了各自的部將在一起商議了一番,決定今晚發動夜襲。

這次夜襲並非是偷偷摸摸的進行,而是正大光明的發動進攻。

韓元清將自己的炮兵營布置在棲霞山下方,調整了射角之後,連進行了一陣狂轟濫炸,隻炸得是昏天暗地。一直轟炸到了鋼炮的炮管發紅,不能再繼續轟炸時,才下令炮兵營收隊,然後各路人馬開始向山上進攻。

齊軍還從來沒有見識過大炮,這一次作戰也是宋軍第一次使用大炮。

當炮聲響起來的時候,山上的齊軍大營裏麵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怎麼大夏天的時候有人在放爆竹?又或者是在打雷下雨了?可是很快,炮彈落在了大營裏麵,掀翻了一頂接著一頂的帳篷,炸死了一堆一堆士兵,整個大營人仰馬翻、慘叫不已,立刻就陷入了絕對的混亂之中。

趁著這個時候,韓元清與嶽雲立刻發動了突擊,騎兵從側翼開是向山上挺進,步兵則由正麵發動進攻。棲霞山上的各個齊軍大營早已經亂得焦頭爛額了,第一道防線甚至還沒有成型,就已經讓宋軍攻占了山腰。

不過李成畢竟不是吃素的,他看出了局勢的不利,果斷下令放棄了棲霞山前麵的三個大營,讓這三個大營的士兵火速撤退了出來,退居到後方的大營上。越往後的大營,地理位置就越高,對於騎兵和大型的機械部隊(連射弩、炮兵、投石機)就越不方便。

而齊軍居高臨下,用弓箭、滾木和早已準備好的火油,開始向下麵反擊。

韓元清和嶽雲的麾下剛剛占領前麵三座大營,正在興高采烈、覺得李成也不過如此的時候,山上忽然射來一大片箭雨,隻射得他們的軍隊人仰馬翻。如今是夜戰,本來夜戰之際對於弓箭手來說是最不利於作戰的,因為他們看不見目標,射不準是小事,誤傷了自己人那才是大事。

可是李成卻很聰明,他故意放棄了前麵三個大營,然後讓山頂上的大營裏麵的弓箭手,直接瞄準這三個大營的方向,拚命的放箭。因此,占領了這前麵三個大營的宋軍,頓時就成了赤裸裸的靶子。

韓元清和嶽雲這才知道自己輕敵了,趕緊將進攻轉為了各自作戰的方式,讓各營的將領帶領各自的麾下散開,從不同的方向開始向山頭進攻。這個做法是很明智的,充分發揮了每個將領的指揮能力,其次在黑暗中分散作戰也比較方便,說不定哪個將領一不小心就捅了齊軍的腹背呢。

隻是,接下來的戰鬥異常猛烈。

李成以山頭的幾個大營為固守陣地,開始瘋狂的阻擊宋軍的各營分散作戰。他一開始用弓箭,當弓箭用完了之後,就改用滾木。黑暗中隻聽見“轟隆隆”的聲音,誰也看不見滾木在什麼地方,讓宋軍吃了不少苦頭。

好在滾木屬於大型武器,齊軍這邊沒有很多,因此很快也用完了。

這個時候李成卻更凶狠,他直接開始用火油、火箭,以及臨時做成的火球,瘋狂的向山下發動襲擊。雖然這些大火的東西在黑暗中可以看到,可是滾滾濃煙,再加上洶湧的氣勢,讓宋軍士兵們心理影響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