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西土法師五人,乘坐所奪得的耿軍戰船,順風南下,至日暮時分,已駛出百餘裏。
山本佐木大聲喊道:“耿軍百餘艘戰船,烏雲般地壓了過來。”
朱雪言道:“我的兒,清軍大隊,是前去泉州灣。西北逆風,所以偏離向南,決沒有圍我之意。若想滅我,百餘艘戰船,幾百門大炮。在我等離島之時就全速追擊。我等乃一孤舟,早被擊成碎片。耿精忠是有意放走我等,要我們和鄭軍二虎俱傷,他好坐收漁人之利。”
山本佐木心悅誠服,連叫:“哈伊。”
朱雪在甲板上來回走動,再有一天一夜,就可以回台灣了,心裏卻愈加煩悶。何斌已死,再也沒有人能夠繪出真圖。下一步應該怎麼辦呢?猛然想起何斌在巨石之上,投火之前的四句詩,絕不會是隨口而吟。可惜自己沒有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破解。又想起了鄭經,這個天殺賊跑到哪裏去了?
西土法師在船艙裏,破解日月神功多時,頗有悟性,也上了甲板。見朱雪心事重重,就言道:“我徒所慮是何斌投火之詩吧。”
說到這裏,讓山本佐木把船停下。
朱雪心有不解。西土法師言道:“你不是想找到鄭經破解何斌的那四句詩文嗎。我們在這裏等著好了。”
朱雪雖然心有疑慮,但是,師父之言不好反駁,就緊盯著前邊的海麵。
果然,圓月升起不久,就看見一個黑影向大船飄來。隱約還有呼救之音。等那黑影到了跟前,朱雪既驚又喜,正是鄭經。
鄭經伏於船倉,搖晃著白毛巾,喊叫乞救。鄭經在瀑布右側,和馮良分手之後,怕和朱雪、小葉女同時見麵,一直躲在暗處,窺測戰局。見大隊倭寇搜山,就預料到小葉女、何斌等人,最後一定要被逼到頂峰巨石下,就預先躲到巨石下邊的滕蘿裏,聽到何斌詩句,立即就破解了海寶圖所藏之處。乘亂溜下山峰,偷了鐵皮船,向中土長江口劃去。
偏偏遇到西北風,隻得順流向南邊漂來。月色之下,見這邊有大船,就急忙靠了過來。卻是西土法師、朱雪等人所乘大船。急忙伏到船上,裝作氣息奄奄。
朱雪急忙跳下大船,踏浪上了鄭經小船,扶鄭經坐起,言道:“鄭經,不妨事吧。”
鄭經言道:“虧我機智奮勇,不然,早已被耿精忠所擒。那個賊子,非要逼我與其聯手,獨立稱王,全不把複明大業放在心上。我之心,已屬大明天朝,已歸雪兒所獨有,拚命斬殺,才奪得船隻,逃了出來。”
朱雪聽鄭經為了複明,曆盡艱辛,心中特別感動,抱起鄭經,遂以唾沫逼入,香透肺腑,甜至丹田。鄭經吃得一口,兀自咂嘴,美不可言。難怪海灘之上,那個假啞巴吃起來沒個夠。還想再咽。
朱雪見他目光閃爍,麵色潤澤,知無大礙,不再喂食。搖動雙漿,來到大船邊,挾鄭經躍了上去。西土法師已知鄭、朱結盟,候在船邊,親拉其手,把他讓進艙中,擺上酒菜,把盞壓驚。
酒過三巡,西土法師言道:“我們大荷蘭帝國女王陛下,願普天之下,共享女王恩澤。將軍如若不棄,本國師願同將軍聯手抗清,光複大明,千秋永業。”
鄭經知道西土法師隻為稱霸,管他什麼大明。隻是在朱雪麵前,不好明言,即揖手言道:“在下早有此意,隻是乃父尚在,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如法師能夠奏明女王陛下,令我鄭軍和平入駐台灣,雙方聯手,自成大勢。”
西土法師心中暗道:這小子武功一般,心智倒是過人,想憑三寸口舌,收取台灣。不覺哈哈大笑。言道:“我大荷帝國,以台灣為領地,鄭軍得我資財,在大陸上擴軍爭戰,相得益彰,江山社稷必成,還有什麼放心不下的呢。”
鄭經知道,此時,在這船上,若和西土法師翻臉,要他小命,隻在西土法師舉手投足之間。遂先笑道:“隻要複明,本將軍什麼不能舍得。中原地大物博,何在乎一荒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