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複孕前狀態
恢複孕前體重
生產使體重減輕的速度固然比種種節食減肥方法來得迅速,可是大多數產婦仍認為不夠立竿見影,尤其在鏡中瞥見自己的身體時,那種依然大腹便便的模樣,更讓她們嫌速度太慢。不過,令人高興的是,大多數產婦在一或兩個月當中便可以把孕婦裝束之高閣了。
當然,需要多久才能恢複孕前的身材與體重,這全看在妊娠期間體重增加多少而定。增加11公斤或更少的婦女,在沒有節食的情況下,應可在產後第二個月恢複孕前狀態。至於那些體重增加11公斤以上的婦女,在產後則會發現,妊娠期間因飲食過度致使大腿和臀部所橫生出來的贅肉,並沒有因為生產而奇跡般地消失。如果哺喂母乳則必須采取緩慢而穩定的減重方式。不喂母乳者,在產後6周便可以進行良好而均衡的減重飲食計劃。哺喂母乳,如果本身已積存有相當的過量脂肪,便可酌情減少熱量的攝取,而不影響乳汁的分泌與體重的降低,通常在斷奶時即可減去過量的體重。
和體重的減輕完全不同,對那些妊娠體重未曾過量的產婦而言,如何恢複身材是她們所大感頭疼的問題。經過產房的一番進出,體形並看不出有多少改變。腹部仍然突出,部分原因是子宮依舊是膨脹的,一直要到第6周才能恢複孕前大小,。(可以請醫師或護士教給如何觸摸子宮的恢複情況,當觸摸不到時,便表示已經降回骨盆內了。)另外一個原因是腹內殘餘約有2公斤左右的水分,可望在幾天之內排出。不過,剩餘的問題則是腹肌與皮膚伸拉的後果,除非確實做運動加以消除,否則便會一輩子鬆弛。
恢複孕前身材
當懷胎六個月時,有六個月的“孕味”,這是正常的,可是等生產過後,依然貌似身懷六甲,那就不正常了。然而,大多數的產婦被推出產房以後,體形上並不比進產房時輕盈多少。至於為出院而預備的合身窄裙,隻怕得原封不動,再穿著孕婦裝返家。
在變成新出爐的媽媽以後,要多久時間才不會看起來像個準媽媽?若能積極運動,距原本的孕前身材便隻有數月之遙。
“我還需要運動?!”你可能懷疑,“打從出院回家以來,我就一直沒閑著,這還不算數嗎?”
可惜得很,盡管疲憊不堪,可是那種一般性活動,並不能收緊會陰和腹部因懷孕而鬆弛的肌肉。隻有仰賴運動,才能達到恢複體態的目的。
分娩後24小時便可以開始做產後運動,不過要注意,不可操之過急。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恢複身材基本原則
每次做運動時,必須從比較不費力的動作開始,便於熱身。
將運動時段安排得短而頻繁,不要在一天中做一次長時間的運動。
如果有時間,而且真正喜愛運動的話,可以參加新媽媽健身教室或買本產後運動的書籍,好好擬一項運動計劃。如果不行,隻要定時先做一些簡單運動,也可以恢複身材,尤其是直接針對重點所設計的,如腹部、大腿、臀部等部位的強化。
做運動要慢慢來,動作銜接之間要有足夠的恢複時間,切莫快速做完一係列的反複動作。
兩項運動之間,要有短暫的休息(肌肉是在這時間得到加強的,而不是在運動時)。
即使可以負荷,也不要超過建議量。
在感覺疲倦以前,便停止運動。要是過量的話,當時通常不會有感覺,一直要到隔天才會發現,屆時便可能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產後6周當中,不要做膝胸臥式、仰臥起坐或雙腿高抬的運動。
極少的運動可以采取任何舒服的姿勢來做,至於其他所有運動則采取基本姿勢:躺下來,膝蓋彎曲、兩腳分開約30公分,腳掌平貼地麵,頭和肩膀應以靠墊支撐,手臂則平放在兩旁。
早期的運動可在床上進行,以後則最好在表麵比較堅硬的地方做,如地板。
促進產褥複舊
分娩後,在正常情況下,除乳房外,產婦將逐漸恢複到懷孕以前的狀態,這一恢複過程叫產褥複舊。其主要表現為器官的恢複和形體的恢複。器官的恢複以子宮恢複最為重要,形體的恢複以腹部脂肪的消除和脂肌纖維修複為主。
很多年來,由於對產褥康複保健的忽略,婦女生完小孩後,家庭主要注意力及愛心都傾注於嬰兒,而對產婦生理與心理的關心被忽略,使得婦女生產後的恢複隻停留在原始的自然恢複狀態。在自然恢複狀態下有70%的產婦都存在有產褥複舊不良的現象。為提高婦女的健康水平,應十分重視產褥複舊。
產後情緒恢複
產後憂鬱的原因
婦女產後為什麼約有一半的新生媽媽會覺得這般淒楚可憐?這是產後的矛盾情結在作祟,尚未提出明確的解決之道。
婦女的心情起伏不定,往往都怪荷爾蒙的變化,這也許可以提供合理的解釋。生產以後,孕激素和黃體內分泌素值陡降,可以引起沮喪,情緒便與月經來潮前的荷爾蒙變化一樣。婦女對荷爾蒙變化的敏感度因人而異,一般認為這至少是部分原因,盡管所有婦女生產後都一樣麵臨荷爾蒙值的轉變,可是約有一半的婦女產後變得憂鬱。
但是,還有許許多多的其他因素可能造成產後憂鬱,而產後憂鬱症的發生,最常出現在產後第三天左右,並且在產後第一年內,隨時都有可能出現,一般較常發生於經產婦身上。引起產後憂鬱症的種種可能因素如下:
產婦由最受矚目的地位退居幕後,寶寶成為家庭主角,產後卻變成無人關注的灰姑娘了。
當急於返家以擔負起母親的工作時,卻必須留在醫院,對個人生活和寶寶情況缺乏駕馭權,因而產生挫折感。
麵對持家與育嬰的諸多責任,會出現瀕臨崩潰和過度操勞的感覺,這絲毫不足為奇。
分娩時的煎熬,住院期間的缺乏睡眠,已經使人十分疲累,再加上照顧新生寶寶的辛勞,則更讓人無法承受,因此經常會有不稱職的感受。
新生寶寶小小的、紅紅的、腫腫的,又毫無反應,與想象中盈盈笑臉的白胖娃娃相去太遠。
對生產經驗有理想化而不切實際的期望,結果希望落空,因而自覺是個失敗者。
努力學習與期盼的大事——生產,已經結束,有種曲終人散的悲哀。
因為寶寶的出生,以前那個自由自在或事業第一的自己,已如昨日的黃花,不複存在。
以前因為身懷六甲而身材臃腫,現在則依然體形龐大,無法忍受穿著孕婦裝,可是又沒有其他衣服可穿。
淡化憂鬱的方法
關於產後憂鬱症,惟一令人比較不操心的有利點,便是憂鬱時間持續不太久,大部分產婦約持續48小時。除了時間以外,盡管無藥可施,卻有以下方法可以淡化:
產後憂鬱症要是出現在住院期間,盡量要求先生把餐食帶入醫院,共同進餐;訪客的閑聊要是讓人不快,則盡量減少訪客的探視,如果能讓人高興,則多多益善。如果是醫院使自己心境不佳,則應詢問可否及早出院。
對抗疲累,方法包括找他人幫忙;不急於一時的工作,不妨暫且擱下;寶寶睡覺的時候,趕快趁機小睡或休息。把喂奶時間當作休息時間,不論是喂母乳或用奶瓶喂養,都可在床上進行,或坐在舒服的椅子上,把腳抬高。
接受“哺喂母乳的最佳飲食建議”以增強體力。避免吃糖,因為糖會使人更消沉。
可能的話,招待自己在外用餐。不行的話,也可以佯裝一番。向餐廳點菜送到家中,盛裝打扮一下,並以燭光和輕音樂營造出餐廳氣氛,同時開瓶酒。另外,還要時時保持幽默感,萬一寶寶在這浪漫時驟然攪局的話。
裝扮一下自己,這樣會覺得舒服些。成天披頭散發、穿著睡袍走來走去,任誰看了都會泄氣。早上在先生出門以前先衝個澡,梳梳頭發;平常如果有化妝的習慣,就好好化一化妝。買件漂亮衣裳,要是現在能穿,而體重減輕以後也能束帶子繼續穿。
走出屋外。帶寶寶一起出去散步,如果有人願意幫忙照顧寶寶,寶寶可以不必同行。運動可以趕走憂鬱症,並且有助於消除產後的肌肉鬆弛,鬆弛的肌肉會使沮喪情況變本加厲,但勿操之過急。
如果需要有人同病相憐的話,可以找也是初為人母的朋友聚一聚,共同分享彼此的感受。如果沒有新近生產的朋友,那就去結交幾個。可以向小兒科醫師詢問附近的新手媽媽名單,或者可以和一同上媽媽教室的其他婦女聯絡,可能的話,每周舉辦個產後團圓會,或參加產後健身教室。
如果憂鬱形態屬於那種需要獨處型的,不妨放縱自己處於適度的孤單狀態,有的抑鬱症在獨處時雖然會助長憂鬱,可是產後憂鬱症不屬這種類型。要是與其他快快樂樂的人一起出去,或讓高高興興的人來探望,反而更覺得難過的話,那就不要勉強。可是,不要讓先生受到冷落。產後這段時間,與先生好好溝通,這非常重要。
產後嚴重憂鬱症的治療方法
必須加以治療的嚴重產後憂鬱症極為罕見,低於千分之一的比例。憂鬱症要是持續兩周以上,並且有失眠、缺乏胃口、無望與無助感,甚至有自殺的衝動,便須立即尋求谘詢了。
罹患產後憂鬱症是很普遍的現象,但絕非僅在產後期間才會出現,不過,也毫無理由可以認定,隻因為一直處在快樂狀,便會出現情緒上的崩潰。產後憂鬱症多數發生在產後第一周,因此,應足以認為自己已經脫離罹患風險。為了安全起見,可以參考前述淡化產後憂鬱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