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產的標誌
孕婦經過10月懷胎,在臨近分娩時,都會出現許多預產現象,這些現象的標誌是什麼呢?
有節律的腹痛
此為子宮陣發性收縮所致。
“見紅”
即子宮內口的胎膜與子宮壁開始分離,流出少量的鮮血。
“破水”
即胎兒下降,先為頭部把胎膜頂破,流出羊水。
臨產的征兆
臨產分娩前都有先兆。一般有以下幾點:
子宮底下降
一般初產婦在臨產前2周左右,開始感覺上腹部輕鬆,呼吸舒暢,食量增加,同時還會出現腰酸腿疼,伴有下墜感,尿頻、走路不便等臨產先兆。
子宮規律性收縮
臨產開始,子宮規律性收縮,最初5~6分鍾一次,以後間隔時間逐漸縮短,持續時間逐漸延長,宮縮強度逐漸增加。子宮有規律的收縮,是由於在大量雌激素的影響下,且抑製子宮收縮的孕激素不再分泌,子宮肌肉便一陣一陣地加緊收縮。這種有規律的子宮收縮,稱為陣縮,是分娩開始的標誌,通常稱為臨產。隨著子宮的收縮,子宮口逐漸擴張,孕婦有想解大便的感覺。
陰道有少量血性粘液流出
子宮收縮到一定程度,陰道會出現少量血性粘液,即“見紅”。它是由於子宮口開大,胎膜和子宮壁分離,使小血管破裂引起的。大多數初產婦在見紅24小時左右就會自然臨產。
陰道流出羊水
由於子宮強有力的收縮,子宮腔內的壓力逐漸增加,子宮口開大,胎頭下降,引起胎膜破裂,從孕婦陰道流出羊水,俗稱“破水”。這時胎兒很快就要出生了。
臨產注意事項
清潔衛生
需換穿醫院的衣褲,以防交叉感染;需剃去陰毛,以保證會陰清潔;需灌腸,以刺激宮縮,加速產程進展,並避免分娩時糞便汙染而引起產後感染。
排尿
膀胱位於子宮前麵,如果膀胱膨脹可影響胎兒先露下降及子宮收縮。因此,在臨產後每隔2~3小時應解小便一次。
行動與休息
如果胎膜未破,宮縮不強,可起床活動;倘胎膜早破,必須絕對臥床休息,否則可能並發臍帶脫垂,危及胎兒生命;為了保存精力,在宮縮間隙,必須抓緊時間休息;宮縮時應保持安靜,切忌煩躁不安、呻吟喊叫,以免額外消耗精力。
臨產的禁忌
臨產分娩對一個孕婦來說,即重大又難忘,十個月以來的辛苦和企盼就要有個結果了。那麼,在這最後一搏的時刻,孕婦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呢?一般說來,為了保證胎兒的順利產出,孕婦必須做到5忌:
忌怕
有不少女性由於對分娩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認識,所以對之有很強的恐懼感,分娩日期越近,恐懼感也就越強。其實,這種恐懼感是多餘的。現代醫學發展到了今天,分娩已經算不上是任何危險的事情了,即使是施行助產或剖腹產手術,成功率也幾乎是100%。所以,無端的恐懼隻會使自己背上沉重的負擔,給分娩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點一定要切忌。
忌急
分娩是一個有其自身規律的事情,有時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有不少孕婦在分娩上屬於“急性子”,還未到預產期便開始焦慮不安,擔心孩子會出世,她們很早就來到醫院,向醫生不斷詢問,著急萬分,這同樣也是多餘的。要知道,胎兒在預產期提前10天或錯後10天出生,都屬於正常現象。孕婦再急,也毫無作用,所以要切忌急。
忌粗
也有部分孕婦在分娩期來臨時過於粗心,總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更有甚者,明明分娩在即,卻還是不加注意,乘船乘車,顛簸旅行。常常在途中半道,意外分娩,嚴重地威脅了母子的生命。這種態度必須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