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2 / 2)

清瑜不說話,茜草也隻有陪著她回去,夕陽照在清瑜的白色孝服上,染上些許紅色,清瑜環顧一下四周,如此富貴如同在鄉間時別人描述的天宮一般,但清瑜卻覺得有無邊的孤寂。沒有了真心的笑容和安慰,這樣的富貴逼人又算什麼呢?

莫嬤嬤已經等在屋裏,看見清瑜回來,行禮後就問道:“姑娘在外和幾個服侍的人起了爭執?”清瑜接過茜草遞過來的茶,淡淡應了是。莫嬤嬤的唇抽了幾下就道:“姑娘,今日抄寫一遍女則吧。”

清瑜看著莫嬤嬤的眼:“嬤嬤,清瑜有話想問。”莫嬤嬤的眉毛微微一挑,清瑜已經問出:“嬤嬤此話,自然是覺得清瑜不該親自處罰下人,喪了淑女應有的禮儀,可是清瑜覺得,為人子女者,聽到人詆毀自己母親,還要裝作若無其事,事後處置,先不說那人未必承認,即便他們承認,落到別人嘴裏也不過是氣性太大。這樣一來,豈不自己母親白白受了詆毀?如此豈非不孝?”

任是莫嬤嬤曉得清瑜和旁的姑娘有些不一樣,可也忍不住瞪大眼睛,清瑜看著她,繼續往下說:“當時處罰下人,頂多能落個有些衝動的名聲,可是卻護住了自己母親的名聲,損自己而為母親,嬤嬤,此事能否稱為孝?”

莫嬤嬤深吸了一口氣,麵前這個十三歲的少女,還是剛從鄉下來京城不幾天,可是這樣一番道理,竟讓人無從分辨。

屋內很安靜,茜草覺得手心都出了汗,天下有這樣說話的姑娘嗎?不是說鄉野村姑,不懂什麼嗎?為何這樣話聽起來很有道理呢?莫嬤嬤已經笑了:“罷了,你這番話有道理,今日的女則就不需再抄,可是還是要提醒一句,風芒太露,不是什麼好事。”

清瑜起身恭敬地給莫嬤嬤行一禮:“多謝嬤嬤提醒,隻是方才的話,並不是為了逃開懲罰,而是一直在心裏想的。”說著清瑜的麵色黯了一下,進這宅裏幾天,清瑜已經知道,自己的娘不是該被提起的。

莫嬤嬤坦然受了這禮,清瑜那黯然的麵色她也看在了眼裏,這樣的事她是不會置喙也不會去安慰清瑜的,讓清瑜柔順承之,是對她最好的法子。

第二日那個喝多了的婆子前來給清瑜磕頭謝罪,清瑜並沒見她。昨日一事清瑜已經明白,就算自己再大聲地說娘不是外室,也不會有人肯聽,要有人肯聽,隻有努力在這紮下根,讓自己變的更強,那時自己說的話才有人聽。

轉眼清瑜來到這宅裏已經十日,林氏特意安排了一次小小家宴,讓清瑜見見這家裏的人。清瑜依舊是一身重孝,當宋桐看見這樣打扮的清瑜時候,額頭上出現一道小皺褶,自那日之後,宋桐還是頭一日見到女兒,本以為她經過這幾日已經軟化些許,誰知依舊如此。

再想起下人們說的前幾日清瑜責罵了下人,宋桐覺得頭有些疼起來,不調|教好,怎麼達到自己目的?這種場合林氏曆來都是溫柔的,看見宋桐皺眉,林氏麵上浮出一絲得意笑容,但很快就消失,隻是對宋桐關心地道:“孩子還小,慢慢來。”

宋桐嗯了一聲正好看見左手下麵端莊坐在那裏的清露,這個女兒是宋桐的驕傲,長得美不說,禮儀規矩沒有半分錯誤,對下人們的態度也是那麼溫和,剛剛過了十二就有數家人前來求娶,讓人挑的眼花。

察覺到宋桐投來的目光,清露手按在桌上對他微行一禮,宋桐的唇往上翹,低聲對林氏道:“也不小了,露兒隻不過小她半歲。”提到女兒林氏也是驕傲的,再看見清露對麵坐著的長子宋昂,十一歲的宋昂已隱隱有乃父風範,坐在那裏如同玉樹一般。

這兩個孩子就是林氏的性命,林氏慈愛地看著這兩個孩子,清瑜已走到席前行禮,林氏好容易才把眼從子女身上轉開,伸手去扶清瑜:“都是自家人,不要這樣生分。”

說著林氏攜著清瑜的手:“這是老爺的長女,露兒,你是妹妹,該來見見你阿姊。”清露已經站起身走到她們麵前,清露比清瑜還要高了一些,鵝黃色外衫繡了幾根柳條,月白色的裙上繡滿蝴蝶,發上鳳釵的珍珠在那微微顫動。

看見清露的第一眼,清瑜也不由感歎,這是一個多麼美的姑娘,清露對清瑜恭敬行禮:“妹妹見過阿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