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導演馮小剛的賀歲片《私人訂製》上映後,“私人訂製”迅速成為網絡和媒體世界的流行語,人們不僅記住了“私人訂製”,也記住了影片所推出的四個“新潮職業”,也就是電影中具有詼諧意味的四個“師”:願望規劃師、情境設計師、夢境重建師與心靈麻醉師。
諸如願望、情境、夢境和心靈通常屬於非理性的、帶有主觀色彩的感性世界,但是現在卻有專門的職業,要對這些非理性的內容進行專業的“規劃”和“設計”,實際上是把非理性的內容予以理性化,使願望、夢想等變得可以預期並具有現實的可行性,從而有助於人們創造幸福成功的人生。
四個師的職業也許隻是電影的虛構,但它卻不無現實的土壤。馮氏賀歲電影現在幾乎已成票房佳績的代名詞,這與其電影總能準確把握並反映時代特征與市場脈動有關。在今天,理性的疆界正日漸拓寬,甚至在過去私人化的、非理性的願望與夢想也要置於理性的光照之下,按照理性的原則加以改造和重建。這或許意味著今天的人們運用理性的強度和範圍正在空前增加,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不僅理性化,而且是趨於高度的理性化。
電影《私人訂製》中四個師的出現多少有點本書中所說的超理性競爭的色彩,所謂超理性,它當然不是非理性,更不是反理性,而是高度理性。在企業界,這種高度理性在內涵上擴大了,由過去注重工具理性發展到今天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並重與統一。價值理性作為一種主體性較強的理性,它與人的信念、良知、夢想、倫理價值觀等主觀的精神因素緊密相聯。
按照管理對象的變遷,企業的管理模式經曆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前現代的經驗管理模式,主要以“人”為管理對象;第二個階段是現代的理性管理模式,主要是以“組織”為管理對象;第三個階段是後現代的超理性管理模式,它是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重新把“人”作為管理的重點。既然價值理性是一種主體理性,要運用高度的理性就不能不重視人本身,不僅要重視人的態度、感受、感情、意誌,還要重視看不見的信念、夢想,以及深層的無意識,實際上是將過去非理性的精神內容重新納入理性的“規劃”範圍,從而達到釋放個體潛能,提升組織績效的目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超理性管理實際上就是基於現代理性管理基礎上的人本管理,本書始終圍繞“人”展開闡釋,其特別之處是從人性與人的本質層麵闡釋現今各種經營管理現象。從這個意義上說,與其說本書是一部以企業管理為主題的作品,還不如說是一部“管理人類學”作品更為準確。
全書共分六章,需要提請讀者注意的是,第六章“組織文化的底層模板”其實是第五章第二節“集體無意識”的延續,按照全書的邏輯架構,它本應出現在第五章第二節中,但由於篇幅過大,故另起一章,單獨列出。
書稿經過多次修改,最終定稿,目的是希望讀者能有一個愉快而流暢的閱讀體驗。雖傾力所著,深知仍有不足之處,還望讀者朋友們多提寶貴意見。
萬翔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