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本來隻不過是一個醫學名詞,卻在日常生活中愈來愈引起大家的關注,這是為什麼呢?
血型,你真的那麼神奇嗎?
血型是什麼?
人類的血液有型別之分是在一百多年前被奧地利病理學家蘭德斯坦納發現的。
血型的發現對於醫療科學是一個巨大貢獻,並因此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隨後人們逐漸發現,同一血型的人的性格、氣質乃至身體素質、患病特征都有相似之處,特別是日本的心理學家對此進行了大量統計調查和研究。
血型與性格、血型與氣質、血型與愛情、血型說明書等文章和書籍在日本、韓國十分盛行。我國近年來也出版了不少介紹這方麵知識的書籍。
與此同時,歐美心理學界也在進行這方麵的探討。
但是,到目前為止,以上這些研究都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人們對此還處於迷惘之中。
血型,一個真真切切與人的心理活動特點有關的客觀存在,它的最終科學依據是什麼呢?
如果沒有找到證據,它就是迷信嗎?
對於事實,是承認並研究它,還是視而不見,甚至反對別人研究呢?這是對待科學的不同態度。
血型與心理,一個存在於人類眼皮底下的驚天秘密終於要大白於天下,水落石出了!
到目前為止,我們發現人類有29種血型係統。
ABO血型係統是人類最先發現的,並且據考證是唯一一個與人的心理活動有關的血型係統。
ABO血型係統涵蓋所有人種,它把人的血液分為O型、A型、B型和AB型四種,其依據是紅細胞外緣的抗原區別。
現代醫學發現,決定ABO血型係統的是人類細胞核中第九對染色體上的某些基因段。事實證明,這些基因段不僅表達了人類的血型,同時也會在人體的二百多種體細胞中發揮作用,從而影響人的體質特征和患病特點,特別是在腦細胞中的表達更為重要。
血型與基本思維方式
人的大腦是承載人的心理活動的生理器官。
人的心理活動也是生理活動,其本質是思維活動。
沒有思維活動的人是植物人,思維紊亂是精神障礙或有精神疾病的特征。
思維是需要一定程式和模式的,這就是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分基本思維方式和即事思維方式兩種。
人的基本思維方式相當於計算機的操作係統,沒有操作係統,計算機的電腦功能就無法啟動,也不可能再植入其他軟件。
同樣,人腦也需要基本思維方式這個“操作係統”,這樣人才可以進行基本的心理活動。
腦有了基本思維方式,也就可以隨時裝上即事思維方式“軟件”(不同於自己基本思維方式的思維方式),進行更為複雜的思維心理活動了。
實踐證明,人類有四種基本思維方式和無數種即事思維方式。那麼,人腦基本思維方式的物質基礎,來源於哪裏呢?
經過長時間統計總結研究,我們終於發現:決定ABO血型的基因同時也是在腦細胞中表達人的基本思維方式的基因。ABO血型基因的根本意義在於表達人類心理活動的“操作係統”——基本思維方式。
同一血型的人具有一樣的先天(基本)思維方式和氣質類型,它與一個人的性格(激素結構比例和水平)、成長環境、經曆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一起,隨著年齡的增長或遲或早地造就了一個人的個性(人格)。從這個意義上說,血型基本思維方式影響著人的一生乃至人們的社會活動。血型思維方式是人類心理活動的基本規律(血型思維方式論)。
血型思維方式是一種可以包容其他思維方式的“操作係統”。每一個人不僅可以用自己的血型基本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同時也可以用其他思維方式(或綜合若幹種)思考問題。
O型人的基本思維方式是推理型的,即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之上,對照已知的公式、經驗、法律、教訓、常識等,推出進一步結論的過程。
A型人的基本思維方式是因果型的,即探究所思對象的前因後果,像直線一樣的一種思維過程。
B型人的基本思維方式是發散型的,是將思考對象與周圍相關事物聯係起來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結論的一種思維方式。
AB型人的基本思維方式是聚合平衡型的,這種思維方式是把外界所提供的各種信息聚合起來,然後進行對立統一的分析,所得出的結論必然是達到自身或外部平衡的一種思維方式。
所以說,我們這裏談的血型,不是說血液的型別之分,而是指血型背後所隱藏著的思維方式,是指以血型思維方式論為基礎的血型與心理學知識。
本書就是以此為理論指導研究子女教育問題的通俗讀物。期望您讀後能有一種全新的感覺和較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