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折騰的智慧
在一定的條件下,放棄也可能成為走向成功的捷徑。條條道路通羅馬,此門不開開別門。尋找到與自己才能相匹配的新的努力方向,就有可能創造出新的輝煌。
●相互拆台瞎折騰,團結協作共發展
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遜一樣,隻有同別人在一起,才能完成許多事業。——德·叔本華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集市裏,一個姑娘和一個小夥子的攤位緊挨著,姑娘是賣雞蛋的,小夥子是賣煤的。每當賣雞蛋的姑娘吆喝“賣雞蛋啦!”,小夥子就會緊接著高喊:“賣煤啦!”,結果姑娘的雞蛋沒賣出去,小夥的煤也沒有賣出去。姑娘就和小夥子急了:“你安的什麼心呀,每次我喊賣雞蛋,你就喊賣沒(煤)了,我的東西怎麼賣得出去呀!”
這雖然是一個關於諧音的笑話,但也說明了一個市場道理:看起來市場裏沒有多大關係的各個賣家,其實彼此都有相當關係。如果互相拆台,折騰來折騰去,彼此都沒有生意可做,市場需要互相補台才能水漲船高,隻有市場繁榮了,大家的生意才會好起來。
一個關於IT的生態係統的報告顯示,微軟在中國每賺1元人民幣,帶動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與合作夥伴合計收入是16.89元人民幣,而在其他的國家是微軟每賺1美元,合作夥伴獲得的平均收益是7美元,比例是1:7。,
因此,團結合作是我們生意成功的原則之一。由於資源分配的不平均,我們要成功就必須與人合作,利用別人的資源,利用別人的智慧,同時奉獻自己的資源,奉獻自己的智慧。
我們在與別人的合作中會出現以下幾種利益模式:利人利己——雙贏;損人利己——贏/輸;損己利人——輸/贏。生意場上最忌諱的就是相互拆台,這樣做隻能是損人不利己,結果是最糟的——雙輸。
有個名叫西拉斯的人,在一個小鎮上開著雜貨鋪。這鋪子是他爸爸傳下來的。他爸爸又是從他爺爺手裏接過來的。他爺爺開這鋪子的時候,南北兩邊正在打仗。
西拉斯買賣公道,信譽很好。他的鋪子對鎮上的人來說,就像手足,不可缺少。若西拉斯的兒子再長大,小鋪子就要有新接班人了。
可是有一天,一個外鄉人來拜訪西拉斯,他說他想買下這鋪子,請西拉斯自己作價。
西拉斯怎麼舍得呢?即便出雙倍價他也不能賣!這鋪子不光是鋪子呀,這是事業,是遺產,是信譽。
外鄉人環視了一下鋪子,神情嚴肅地說:“抱歉!我已選定街對麵那幢空房子了,我再把它粉刷一番,弄得富麗堂皇,再進些上好貨品,賣得便宜,那時你就沒生意了!”
西拉斯不想再跟他說話,客氣地把他請了出去。
不久,對麵空房貼出了翻新公告,一些木匠在裏麵鋸呀刨呀,又一些漆匠爬上爬下,把房子裝修得很漂亮。不少人都圍上去觀看,興致勃勃地議論著。當他們走到西拉斯的小鋪時,全都露出鄙夷的表情。西拉斯很難過。
新店開業前一天,西拉斯坐在他那陰暗的店堂裏想心事,他真想破口把對手臭罵一頓。但是他的妻子卻是一個頭腦清醒的人。
妻子用低低的聲音緩緩地說:“親愛的,你恨不得把對麵那房子放火燒了,是不是?”
“當然了!燒了有什麼不好?”
妻子繼續說道:“燒也沒用,人家保險過。再說,這樣想也缺德。”“那你說我該怎麼想?”
妻子微笑著說:“你該去祝願。”“祝願大火來燒?祝願他早日關門走人?”西拉斯氣憤地說。
妻子嗔怪地說:“你總說自己是個厚道人,西拉斯,可一碰到切身事就糊塗了。你該怎麼做不是很清楚嗎!你應該祝願新店開業,祝願成功。”
西拉斯心裏很不情願,但自己畢竟是厚道人,他決定去一次。
第二天早晨新店還沒開門,全鎮人已等在外邊。大家看正門上方赫然寫著“新新雜貨店”幾個金字,都想進去一睹為快。西拉斯也在人堆裏,他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跨到台階上大聲說:“外鄉老弟,恭喜開業,祝你給全鎮人添方便!”
他剛說完便吃了一驚,因為全鎮人都圍上來朝他歡呼,還把他舉起來。大家跟他進店參觀。誰都關心標價,誰都覺得很公道。那外鄉老板又驚又喜,興奮地牽著西拉斯的手,兩個生意人像是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