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老漢他們在荷嶺與顧亮彙合後,又在荷嶺休整了三天。這三天時間裏,他們在荷嶺的山上尋了一塊風水寶地,將三爺爺埋了那裏。
由於三爺爺是為救曹氏而死,曹氏還將自己的鐲子摘了下來,送給了荷嶺的一戶人家。為得就是每年都有人來給三爺爺的墳頭除草舔土,防止風吹日曬掩埋這座新墳。這戶人家世世代代住在荷嶺,看著也老實的很,曹氏也是想到三爺爺埋在他鄉,沒有後人祭拜,這才想出的招。
在處理好三爺爺的事情之後,顧亮一行人便辭別了帶著他們來到荷嶺的那對爺孫,沿著荷嶺一路南下。為了避免再次遭遇前幾天在山下所經曆的那些可怕事情,顧亮等人決定接下來到福州的路全部走山路。盡管山路崎嶇難行,毒蛇猛獸甚多,但相較於人來說,毒蛇猛獸容易對付多了,好歹他們這群人裏不少人都有打獵經驗,對付這些還是綽綽有餘的。
而且他們現在一行人走山路也方便多了,那些板車之類的大件都被顧亮他們棄在了騎馬嶺,眾人大部分行李也都在逃出騎馬嶺時仍了,所以他們現在是輕裝上陣,不用像剛開始一樣必須得走大路。沒了這些東西,他們走起山路來輕鬆了許多,一日走的路程反而比在山下走的還要遠。
雖然絕大部分的物品都在這次事件中被迫舍棄掉了,但顧亮卻認為這反而是一件幸事。曾經,他無數次勸告村裏的人們將那些即礙事又拖累的物件扔掉,但他們固執己見,堅信“破家值萬貫”以及“一搬窮三年”的原則,堅決不肯丟棄任何東西。正因為如此,他們每天隻能前進那麼一點點距離,將近一個月過去,他們才走到洪州境內。現在好了,村民們除了保留一些糧食和武器之外,其他多餘的東西是一點也沒剩,一天能走的路程是以前兩倍還有餘。照這樣的速度,他們隻需要半個月就能到達福州。
不過那些被扔掉的東西裏,也有讓顧亮感到可惜的。
讓顧亮感到可惜的當然不會是那些鍋碗瓢盆和板車農具這樣的東西,這樣的東西顧亮一開始就想讓村民扔掉了,畢竟他們是逃難又不是搬遷。真正讓顧亮感到惋惜的,其實是被他趕走的那幾頭牛。當初情況緊急,他隻能做出這個無奈的決定。因為牛跑得沒有馬快,如果帶著牛一起逃跑,可能會拖慢整個隊伍的速度,增加被官兵追上的風險。所以,為了確保大家的安全,他不得不狠下心來將那幾頭牛趕走。
其實在趕走牛的那一刹那,顧亮心中便已後悔了。先不說這些牛曾經為他們不辭辛勞地拉車、犁地,光是這麼長時間的相處下來,就已經足夠讓顧亮把它們當成特殊的家人了。
而對於自家的那頭黃牛,更是有著不一樣的感情。這頭牛可是顧亮來到這個世界後,辛辛苦苦采藥賺錢才買下來的,它見證了顧亮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對顧亮來說有著格外重要的意義。
盡管村裏人和顧老漢並沒有責怪顧亮他們幾個將牛遺棄,但從他們的神情和言語間可以看出,他們內心是充滿了遺憾和不舍的。
尤其是顧老漢,當他得知自家的兩頭牛被丟掉時,他的麵容瞬間變得黯淡無光,流露出一種無法掩飾的失落感。那種落寞的神情,就好像是自己的家人被自己無情地拋棄了一般。甚至那天夜裏,顧亮睡在顧老漢身邊,還聽到顧老漢半夜起來朝著月亮歎氣,嘴裏還說著“老天保佑,希望那幾頭牛平安無事,千萬別被人給宰殺。”以及“你辛苦了一輩子,下輩子換我報答你”之類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