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沒錢發獎金(2 / 3)

所以,文永弘安之役最大的功臣是宗教界人士,所以多拿點好處是非常必要的。

多數禦家人一無所獲,卻因為奉公窮困潦倒以至於破產。看到和尚神官一個個數錢數得手抽筋,自己碗裏的稀飯都可以照出人影來,心裏自然不會舒服,對幕府厚此薄彼很有意見。

過不下去的禦家人,有的變賣土地,甚至還有借商人高利貸的,最後破產的很多。

當初的合同不算數了,鐮倉幕府的政府信用等級連降數個等級,極大地動搖了禦家人對幕府的信心。

除了因積極參戰導致貧困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禦家人日子越來越難過的重要原因。

那就是財產的繼承製度,鐮倉幕府在遺產繼承上一直實行的是諸子析產製度。這種製度是指繼承遺產時,不分嫡子庶子,包括女兒,都具有繼承權力,不管有多少遺產,總之大家都有份。

隨著禦家人的子女的增多,財產和領地越來越分散,每個繼承者的經濟實力都很薄弱,抵抗經濟風險的能力很差,稍微有個風吹草動,就很有可能陷入困境。

禦家人過不下去了,便去找商人借貸。

禦家人沒有新的收入來源,借貸始終不是辦法。還不起錢,很多禦家人的土地就這樣被抵押給了商人。

這種情況越演越烈。

幕府看到這樣不行。

禦家人地都沒了,飯都快吃不起了,以後就根本不能指望他們給自己砍人了。

為了讓禦家人不至於窮得連太刀都拿去賣了,幕府利用手中掌握的行政權力,強行頒布了一個非常無賴的條例。

那就是永仁五年(1297年)的所謂《德政令》。

這個法規規定:禦家人賣給別人的土地可無償收回,當初收的土地款不退;禦家人簽了別人的錢,就此一筆勾銷,不用償還了;有涉及禦家人債務問題的訴訟案件,法院不得受理。

這個條例相當強悍,也非常無賴,這簡直就是明搶。

商人氣得要死,誰叫他們地位低呢?

不過,吃了虧的商人們從此再不借錢給禦家人。

禦家人以前形成的債務雖然被免除,但他們的經濟基礎並沒有改善,該借錢的還是要借錢。

《德政令》一發布,這下好了,禦家人想要借到錢,那純粹是天方夜譚。

禦家人更活不下去了。

幕府一看,事態更加惡化了,隻得在一年後,又宣布《德政令》作廢。

這種瞎折騰,絲毫沒有幫助到禦家人,反而更加失去了禦家人的信任,幕府的權威遭到了嚴重削弱。

黑惡勢力很猖獗文永弘安之役後,由於社會矛盾突出,出現了一個新的現象,也令幕府非常頭痛。

這個現象就是黑社會勢力相當地猖獗。

這些黑社會勢力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惡黨”。

這些惡黨,實際上主要是一些新興的與幕府沒有主從關係的非禦家人武士組成的。

他們很多原來隻是百姓名主,因為勤勞肯幹,再加上腦袋靈活,逐漸地發家致富,開始追求政治利益,逐漸成為了新興武士階層。

這裏需要解釋下,鐮倉幕府時期的武士概念,應該還不具備後世那樣的嚴格界定標準,是一個較為廣泛的社會階層的概念。

這個時候,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土地,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具有一定影響力,而且苦練武藝,以砍人為職業規劃的,同時具有在政治上的追求,就大體可以被稱為武士了。

這些人,之所以成為武士,跟禦家人不一樣,不是通過奉公,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跟幕府沒有嚴格的主從關係,所以對幕府嚴重缺乏敬意。

這些惡黨在地方上橫行,經常與幕府的工作人員發生矛盾。他們不但不想交稅,不交年貢,有點創意的,已經開始在截留幕府稅收了。

他們成群結隊,武裝打劫幕府的運鈔車——運送年貢的車隊,十分猖獗。

當惡黨,不交年貢,還有肉吃,收入又高,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職業。

一些對幕府不滿的禦家人,包括地頭、守護,見到當惡黨有油水可撈,便與黑惡勢力勾結,非法參股民營打劫公司,從中取得分紅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