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告訴孩子科學的性知識——幫助孩子糾正手淫的不良習慣(1 / 2)

對孩子的手淫不必驚慌失措,也不必暴跳如雷、打罵斥責,而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與孩子溝通,幫孩子解困,並給予孩子科學的解答。

手淫是孩子難以啟齒的“心病”,孩子往往沒有勇氣去求得別人的幫助,我們應正確對待孩子的“心病”。在對待孩子的“心病”上,通常有三種態度:

第一種是極端保守的態度。認為這種行為不僅邪惡而且有害,所以對兒童、少年的手淫、早戀行為應該予以處罰。

第二種態度是認為手淫、早戀無害。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手淫、早戀本身並不會危害孩子,隻是由於成人過分地阻止和幹預,社會輿論的不當宣傳和引導,孩子因此而產生錯誤的認識,導致困擾的情緒、自責的情感,這才是真正有害的。家長不宜過多關注,更不能過分懲罰。

第三種是折中的態度。持這種態度的人認為手淫、早戀是一種並無大害的活動。他們處理孩子的手淫問題,是不直接取締這種行為,而是設法改進孩子的一般生活,使孩子忙於一些有趣的事情,沒有那麼多的緊張情緒需要發泄。

相比之下,這三種態度中第一種態度是不可取的,第三種態度是比較合理的。

有了正確的態度,就能比較成功地醫治孩子的心病。

(1)孩子手淫的原因

不同的孩子,手淫產生的原因各不相同:

①學齡前兒童

許多學齡前兒童的手淫是一種自我慰藉。他們在睡覺前會手淫,用這種方式放鬆自己漸漸入睡。若父母對此采取太多的處罰行為,反而促使孩子轉為悄悄地進行而難以自製,甚至產生罪惡感,造成嚴重的情緒問題。

有些成年人在逗孩子玩耍時,有意無意地玩弄孩子的生殖器,這樣不健康的玩耍方式也易使孩子養成手淫的習慣。

還有些孩子因性器官或其周圍皮膚不衛生、搔癢,經常用手去撓而養成了摩擦、擺弄的習慣。

②小學生

有些上小學的孩子在學校裏有手淫行為或沉溺於手淫行為不能控製自己,通常表明其情緒不佳。手淫是排除情緒壓力的一種方式。因各種原因造成的沮喪、孤單、焦慮、緊張、缺乏家長的關心與愛撫等,都可能使孩子感到心理壓力比較大,為了排除這些壓力,他們中的有些人便會通過手淫來尋找發泄。所以,隻要家長了解其中的原因,給孩子一定的心理支持,幫助孩子排除心理壓力,孩子的手淫行為便可逐漸得到緩解。

孩子的手淫行為還有一種是模仿、好奇。父母的疏忽與影視的有關鏡頭,都可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進而產生模仿行為。對此,家長的首要辦法是隔離這種信息源,其次是要以平靜的心情講述一些簡單的生理結構與生理衛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豐富孩子的生活,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多姿多彩的活動之中。

③中學生

部分中學生的手淫原因就更複雜一些了。不僅有各種性信息的影響,而且有生理成熟的內在因素,還可能存在病理原因。例如生殖器局部病變,像包莖、尿道口炎症、陰部濕疹、陰道滴蟲病等都會造成手淫行為。

多數中學生的手淫是在性衝動驅使之下進行的。最初的手淫行為一般是偶然發生的,以後隨著性生理與性功能的不斷成熟,加之文學作品等外部性信息的刺激,手淫行為逐漸頻繁起來,以此來緩解日漸強烈的性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