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在《雙城記》開篇說道:“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也是一個最壞的年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也是一個愚昧的年代。”拿這句話來形容我們今天生活的時代,再貼切不過了。

現實的經濟世界,故事情節之曲折離奇和跌宕起伏甚至可以讓劇作家瞠目結舌。隻是,不管是否願意,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幕劇作中扮演著某個角色,而且我們手中並沒有劇本,不知道自己在這場經濟大潮中的命運。那麼,我們就注定隻能身不由己地在一片汪洋中浮沉嗎?當然不,我們完全可以自己編寫劇本,隻要能懂得無所不能的經濟學。

這裏的“無所不能”,並不是說它可以像阿拉丁神燈一樣,給予我們想要的一切,而是說,這門科學可以讓人們用自己的智慧看清事情的本質。

在我們身邊,有太多的“為什麼”,當我們明白了問題的答案之後,就可以找出“怎麼辦”。在這個方麵,經濟學真的可以說是無所不能。比如,為什麼用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效率最高,用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效率最低?因為產權理論。產權人有較強的激勵動機去不斷地提高效益;所以,在同等條件下,私企一般來說比國企的效率要高。

西方人偏愛AA製是因為他們比中國人更獨立、更現實嗎?為什麼城市人更傾向於AA製?經濟學的解釋是——因為流動性。非城市人口流動性小,大家請客禮尚往來,所以請客的成本可預期回收。而城市人口的流動性太大,影響了請客的預期收益,所以通常情況下,誰也不願“犯傻”請客。歸根結底,是成本與收益的不均衡導致了AA製的流行。

還有,女人為什麼肯花那麼多的時間和金錢在容貌和服飾上?因為婚姻是筆大“交易”,要獲得成功,就必須出售顧客(男人)想要的產品,而包裝有時比產品本身更重要,它能促成第一眼購買。

如果說婚姻和愛情也是一筆財富,那麼富有的人總是要多幾分風險。假設其他條件不變,按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原則,嫁的人越有錢,意味著投資的收益越高,必然要相應承受更高的風險。這是為“富有”必須付出的代價,誰讓你擁有如此稀缺的寶貴資源呢?

另外,婚前財產公證隻對有錢人有利嗎?答案是否定的。產權清晰有利於交易雙方,而不是某一方。

在生活中,有些閑情雅致的事情不能創造任何物質財富,但卻不可或缺。這是因為效用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有沒有價值,不是看其能否帶來真金白銀,而是要看它對你有沒有效用。

明白了“為什麼”,你差不多同時也就明白了“怎麼辦”。隻是在普適性理論的指導下,你還需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做出調整。

有人說,經濟學是一門有趣得有點好玩、睿智得有點犀利、冷靜得有點殘忍的學科,它的理性思維把籠罩在事物表麵溫情脈脈的麵紗撕得粉碎,在它的麵前,我們好像都是產品,按照以最少成本獲得最大收益的經濟理性生存。所以,要“發財”或“成材”,你從現在就應該開始關注並且學習經濟學的智慧。

經濟學的智慧,雖然不是一顆能提供一切問題的解決辦法的靈丹妙藥,也不能直接給你帶來金錢,但它絕對可以幫你減少盲目性,避免走不必要的彎路。

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經濟學深邃而迷人的思想財富就擺在你的麵前。理性的經濟學思維並不僅僅能讓你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人生,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幫你了解生活中的許多隱性、顯性的規則,幫你評估各種風險,並為迎接未知事件做好準備。現在,你準備好走進這門充滿挑戰的致用之學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