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分家之後又過了兩年,村裏就包產到戶了。
小蛋兒已經長成大孩子了,為了防止他像夢中那樣走向不好的道路,楊紅豔這兩年沒少把心思放在他的身上。
好在小蛋兒現在吃得飽穿的暖,跟她夢中的處境完全不同, 每天除了幫著她帶帶雙胞胎之外,就是坐在門前等白運來給他帶好吃的回來,主打一個啥也不懂!
楊紅豔經過兩年的觀察之後,很快就把自己的擔憂放下了,眼看著小蛋兒也到了上學的年紀,她跟白運來商量了一下,決定讓孩子去上學。
擔心白運來不同意,楊紅豔還提到了白木易和年穗穗兩口子,說:“你看二哥和二嫂,就是因為有學問,現在一家子都去京都了,要是咱小蛋兒也好好培養,說不定將來也跟他二伯一樣有出息,到時候咱倆也跟著享福!”
白運來一想到二哥一家現在都搬到了京都,而自己這輩子估計都沒二哥那能耐了,要是將來兒子爭氣,能帶著他跟著享福,也是一件值得樂道的事!
這樣一來,白運來對於兒子的學業,比楊紅豔都要積極了。
不但大兒子,就連雙胞胎,到了年齡也都被他們兩口子送進了學校。
村裏很多人不理解,覺得他們浪費錢財,而且,等到小蛋兒年長一些的時候,上初中高中了,村裏人更覺得他們不如讓兒子回來幫家裏幹活,給家裏增加點收入,也減輕他們兩口子的負擔,但這些言論都被楊紅豔一句“我樂意”給懟了回去!
等到孩子們都上學了之後,楊紅豔和白運來用家裏攢的錢,在縣城買了第一套房子,之後兩夫妻在農閑的時候,就在縣城裏擺攤賣點小吃。
兩口子都是勤快能吃苦的人,賣的小吃也都是真材實料,回頭客很多,慢慢的賣小吃的收入超過來種地的收入,他們請了廚師,開了飯店,也算是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了村子。
再之後,從縣城到省城,開了好幾家的分店,也給三個兒子都買了房子,不過,白運來思想上一直覺得在老家還是要有自己的根,便在自己的宅基地上蓋了一套十分豪華的大房子。
在過年回老家的時候,白運來請了白大根和白李氏在家裏過年。
這個時候,白大根兩口子早就已經後悔不已了。
他們當初選擇了跟老大,結果老大兩口子除了嘴上說道好聽,真到了實際事兒上,根本指望不上!
也就是老二和老三兩個兒子出息,每年給了他們老兩口不少的養老錢,老大兩口子為了他們手裏的養老錢,才不得不好好得供著他們。
早知道老三也這樣出息,他們當初在分家的時候,就不應該對老三那樣刻薄,好在老三兩口子在錢財上並不太在意,也沒跟他們計較。
白大根和白李氏覺得自己兩個兒子都有出息,就感覺自己比村裏別的同齡人強,少不了要跟別人吹牛,言語中自然而然的就流露出了很大的優越感。
這樣的行為自然也引起了村裏別的人的不滿,於是很快他們就在村裏被村裏人笑話了,說他們有兩個有出息的兒子,自己卻還是窩在村裏,跟他們這些兒女沒出息的也沒啥區別!
白大根和白李氏一合計,就想著自己也去城裏找兒子享福去!
可二兒子白易雖然是最有出息的,但畢竟入贅出去了,現在還跟親家住在一起,他們去了也不受待見,說不定還會被攆出來,那可就丟大人了!
於是兩人就把主意打到了老三白運來的身上。
白運來可沒有入贅出去,他們住到兒子家去,天經地義的事!
隻是老三媳雖然沒少給養老錢,逢年過節的也會買好吃好喝的給他們,但對於他們提出的,想要跟著一起去城裏生活的事,根本不接話!
有時候說得多了,老三媳婦就會把老大媳婦叫過來,說:“隻要大哥大嫂同意,我們也沒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