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會遭遇許多事情,但能親身目睹靈異顯現恐怕並不多見。靈異讓人感覺恐怖,但也向遭遇的人暗示禍福、預示未來。人,如果能夠感悟靈異事件所預示的含意,那麼就可避禍得福。
我要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因為這是我的親身經曆:
“哎,醒醒”,楊陽在我的腰眼上捅了一下。我迷迷糊糊睜開眼,向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叮鈴,叮鈴”有清脆的馬鈴聲傳來。遠處淡淡的晨霧裏,有一隊穿著古代兵士服裝的人正在行進。
這一看,我不由的打了個激靈,後脖頸竟感到涼颼颼的有一絲冷風在吹。因為距離我們坐的地方不太遠,也就一百來米吧,所以,可以看的比較清楚:隊伍的前麵是一個將軍或是校尉什麼的,金盔鐵甲,騎著一匹白馬,跟在後麵步行的隊伍大概有二、三十人,這些人全都穿著古代兵士的甲胄。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那匹白馬特別高大,幾乎和湖邊的柳樹一般高,而那些步行的兵士也都是兩米來高。更奇怪的是,隨著馬鈴“叮鈴”一聲響,他們就向前邁出一步,每走一步都是兩腳並攏,然後再走一步還是兩腳並攏,就這麼緩慢地前進。看到這一幕,我的睡意全消。
“大概是園子裏的演出隊早上排練。”楊陽猜測。
“不可能吧。”我拿出手機看了一眼時間,“才4點10分。”
“他們的個子都一般兒高,難道都是在踩高蹺?”我提出了疑問。楊陽也沒有答案。
那些人走路的樣子不像是踩高蹺。踩高蹺,我們過去見過,就是表演者的兩隻腳站在兩個棍子或竹竿上,走起路來步子很大,一晃一晃不是那麼穩當。而眼前的這幫人可不是那種姿勢,他們走的雖慢卻是相當的穩健。他們到底是吃哪一路的?我們也找不到一個人來問。
這個時間的龍亭公園除了我們兩個和那隊行進中的隊伍,再看不到一個人影。
昨晚,我們在附近一個網吧打遊戲,一直玩到淩晨3點,肚子餓的實在扛不住了,就想去外麵找地攤排檔吃點東西。可是找來找去,轉了幾條街都沒有找到,最後溜達到了龍亭公園外麵。我們不打算回家,因為這會兒無論回家還是回學校,肯定都是找罵,還不如進公園找個長椅子小睡一下,反正一會兒就會天亮。就這樣我們倆翻牆跳進了公園,找到湖邊一個長椅,就背靠背坐著打盹。就在我似睡非睡的時候,是楊陽發現了那隊人馬。
“走,我們走近點兒看看。”我有些好奇,就站起身慢慢迎著那隊人走過去,楊陽跟在我後麵。
那隊人馬沒有向我們這邊走。他們是沿著潘湖向西走,走到禦道就拐向了龍亭方向。我們在離那支隊伍三十米的地方站住了腳。我不想再靠近,因為我感到了很重的寒氣,這寒氣完全不是初秋黎明時分的那種寒意。我感到有些疑惑,甚至有點兒膽怯。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寒氣呢?可以說是寒氣逼人,就像人七月裏突然走進冷庫的大門一樣。
這時,東方的天空已經微明,加上禦道兩邊的路燈,我們可以看清了那隊人馬的模樣。除了那個將軍,這隊人的年齡都是在20歲上下,他們的臉好像化了妝一樣,全都是慘白慘白的,沒有一點兒血色,也沒有任何表情,眼睛也不眨,都是直愣愣地瞪著前方。他們的肩上都扛著一杆丈八長矛,就是那種叫做紅纓槍的兵器,他們身上的鎧甲好像我們現在的麻將席似的,不過顏色都是黑黢黢的。我猜想:應該是鐵的吧。他們腳上都穿著一樣的黑色布靴,就是前麵翹起的那種。這是什麼朝代的服飾,我一時拿不準。他們的行進速度一直保持一樣,一步一並地朝前走,但,無聲無息,沒有一點兒腳步聲,空氣中隻有馬鈴“叮鈴—叮鈴—”的聲音。
我拿出手機打開照相功能,對準他們就拍了一張。
“啊—?他們怎麼沒有影子?!”楊陽幾乎叫出聲來。經他這麼一說,我才發現。的確,這隊人馬在禦道的路燈下走居然沒有影子。
“難道這是傳說中的……鬼?”想到這兒,我有些毛骨悚然。
看著他們走過了玉帶橋。楊陽說:“走,跟上去瞧瞧。”他的好奇心上來了。
我們遠遠地跟上去,和他們保持五十步遠。我們不敢靠的太近,他們的樣子讓我們感到實在是即新奇又詭異。我們打算看個究竟。
他們走完了禦道卻沒有沿台階上龍亭,而是轉彎向著龍亭厚厚的紅色基牆走過去,那裏有一處花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