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沉舟(三)(2 / 3)

這是一個長寬都是兩米左右的通風隧道。爬進隧道後,錢一舟身手拉上了K和劉以達身後的水位仍在不斷上漲,用不了多長時間,江水就會用盡這個通風隧道。因此三人一進入隧道,便拿出最大速度向前跑去。

可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跑出了沒幾步,一條數米寬的壕溝便出現在了隧道中。

錢一舟舉起電筒照了照溝內,立刻明白,這條溝的深度決不下數十米。看著身後不斷上漲的水位,三人頓時一一籌莫展。

劉以達問道:“跳過去?”

錢一舟估算了下溝的寬度,說道:“你能跳上四米遠,你就跳吧。”

這時,劉以達忽然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捏在錢一舟手中的透明桅杆上。隻聽他興奮的叫道:“我想到了!你手上不是有跟杆子嘛?那玩意結識的很,搭載溝上,我們順著爬過去!”還不等錢一舟回答,劉以達便伸手奪過了他手中的桅杆,支到深溝上方比劃了起來。

可遺憾的是,桅杆的長度隻比溝的寬度少了一尺左右。劉以達回頭望著錢一舟和K,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K說話了:“我有個建議。但是可能要冒很大的風險。”

劉以達迫不及待的喊道:“快說!”此時,上漲的水麵已經貼近通風隧道的下沿。

“隻需要把桅杆的一端搭在溝邊,而另一端,桅杆的長度不夠,就沒法搭在這條溝另一側的邊緣上。那麼,這一端就需要用我們的意念,也就是精神力支撐住。”

錢一舟根本不敢相信K能提出這樣的建議:“你說什麼?用意念支撐住這跟桅杆?”

K依舊鎮定地回答道:“是的。我剛才把它拿在手上時,已經暗暗做了測驗。我的意念施加在這跟桅杆上後,能產生50公斤左右的力量。兩個人的意念所產生的力量,就足以支撐住這跟桅杆,讓人沿著它爬過去。”

K注視著劉以達手中的桅杆。桅杆慢慢從劉以達手中升起,飛向了深溝。隨著K目光的移動,桅杆一端搭在了深溝一測的邊緣上,而另一端則懸浮在了深溝另一側邊緣外幾十厘米處。

“不要開玩笑,”錢一舟說道:“就算我相信這跟指頭粗細的桅杆的確如你所言的那般堅固,那也是因為它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但是,你以為我會從這跟一頭懸空的桅杆上爬過去?”

K回答道:“這就需要你相信自己的內心。如過你不認為你的意念能產生如此大的力量的話,你自然不能撐起這跟桅杆。不過,既然是我提出的主意,我自然會身先士卒。當然,爬行的過程中意念很可能不集中,所以我需要你們兩位用最大的精神力支撐住這跟桅杆。”

說完,K便向著桅杆走了過去。雖然不大確信,但錢一舟還是將意念全部集中在了桅杆懸空的一端上,不斷默念著自己能用意念將它撐住。

走到溝邊,K用手在桅杆上壓了壓,便毫不猶豫的爬了上去。錢一舟突然感覺,大腦中仿佛有什麼力量突然壓了進來,頓時咬緊了牙關。看看身旁的劉以達,他確信劉以達也由同樣的感覺。

此時的K正倒攀在桅杆下,一步一步地向著對麵爬去。或許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這跟用精神力固定住的長杆會如此牢固。隻見K輕鬆的便爬過了幾米遠的距離,到達另一側後,他一手抓住桅杆懸浮在空中的盡頭,一手抓住溝沿,一個翻身便輕鬆地撐了上去。

第二個爬過去的是劉以達。身材矮小的劉以達更加靈活,像個猴子一樣兩三下便竄過了橫杆。

兩人順利通過後,K對著仍站在原地的錢一舟喊道:“請抓緊時間!我和劉以達已經把把意念集中在桅杆上了。”

錢一舟猶豫了。作為一個唯物主義者,在他的腦海裏裏,沒有什麼比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更具有說服力。讓他去相信一種看不見、摸不著、被稱為“精神力”的東西,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如果這跟桅杆足夠長,那哪怕他的身下是刀山火海、萬丈深淵,他都會毫不猶豫的爬過去。但是,眼前的這跟細細的長杆,卻是如K所言,被眾人的意念支撐著,懸浮在空中。

“錢,請抓緊時間。”K一遍一遍用他那從未更改過的鎮定語調催促著錢一舟:“錢,請抓緊時間。我們逃生的時間不多了。”

錢一舟轉身著身後,水已經漫進了通風隧道,一層層的波浪已經來到他腳下。如果再拖延,三人都會被淹死在這條逃生隧道中。

K仍在催促著:“錢,你要相信你所看見的,更要相信你所看不見的,都是可能存在的。我們兩人都安全的通過了,你害怕什麼?”

最終,錢一舟決定向自己的以往所秉持的信念挑戰。他俯下身子,抓住桅杆向下一撲。

隨著手臂上的拉力傳來,錢一舟發現自己象吊單杠一樣穩穩地吊在了桅杆上。長出了一口氣後,錢一舟兩手緊抓著桅杆,一寸寸地向著對麵挪去。

可就在錢一舟挪到了桅杆中段時,桅杆卻猛然晃動了幾下!錢一舟頓時覺得自己的心髒都要從胸口跳出,幾乎就要抓不住桅杆。所幸的是,桅杆搖晃了幾下後便重新穩固了,再也不敢怠慢的錢一舟,連忙加快速度通過了桅杆,被劉以達拉了上去。

剛一站穩,錢一舟便發現K的臉色有些蒼白,忙問到K:“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