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圓明園又發現寶貝了!”
王振陽剛從健身房回到宿舍,便聽到室友張林對他喊道,他趕忙脫去被汗水滲透的上衣,湊到電腦前,“噢?發現到什麼了?”
“你看,昨天下午,在圓明園修建過程中,於海晏堂水力鍾下發現一暗室,室內藏有多件稀世珍寶,其中有一金屬方盒,因結構複雜,至今仍無法打開,其中很可能藏有驚人的秘密!”
聽張林讀完,王振陽無奈的搖了搖頭,“唉!這很可能是在火燒圓明園的時候被藏起來的,想想當初被八國聯軍搶走的寶貝,比這些多了何止千倍?”
“是啊!但當時的皇帝和大臣們也絕對不傻,藏起來的一定是都是十分珍貴的東西,在圓明園裏像這樣的暗室,說不定還有很多!”
“有道理!希望如此!”
“對了,你說那個盒子裏會是什麼呢?”
“想不出來,不過肯定是非常重要的東西,你沒看上麵寫著,因結構複雜,至今無法打開,一般的東西是絕對不會藏到這裏的!”
“完全同意!嘿嘿,要是我也能找到這麼個盒子就好了,一定能把它打開!”
“別做夢了!看你那一臉的財迷相兒,即是真找到了也一定會被裏麵的機關什麼的幹掉,好了,我去洗洗了,你一個人接著夢去吧!”
說完,王振陽拿著臉盆朝著水房走去。
讀研的日子對於王振陽來說是輕鬆快樂的,他喜歡物理,喜歡思考原子分子的運行軌跡,他認為世界上任何一種物質的運動都是有規律的,所以他對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小到一個原子,大到整個宇宙,都是他所思考的範疇。
正因為物理學中有著太多他所喜好的東西,所以王振陽成績非常突出,就連他的導師曹教授,也經常被他的創造性思維嚇一跳,很多問題經過他的思考,經常會出現全新的思路,因此很多研究和實驗,曹教授都會帶著他一起參加。
兩天後,王振陽又被曹教授叫到了辦公室,說是要帶他到校外研究一個新課題。
“曹教授,這次是什麼課題?怎麼帶這麼多儀器?”看著車上大大小小的儀器,王振陽好奇地問道。
“到了你就知道了,不過我可以事先透露一點,這次咱們的任務很艱巨,主要是用儀器掃描一個金屬的內部結構!”曹教授並沒有直接回答,隻是點了一下,但從其興奮的表情可以看出,這次的課題一定非同一般。
汽車緩緩地駛出了校園,穿過熙熙攘攘的街道,朝著北五環外駛去,半個小時後,停在一個戒備森嚴的軍區大院裏,一位與曹教授年紀相仿的黑衣男子正等在那裏。
看架勢,這絕對不是一個普通的課題,但類似的經曆也曾有過,所以王振陽並沒有感到緊張,隻是心中十分好奇,不知道前麵有什麼在等著自己。
“曹教授,你們終於來了,歡迎歡迎啊,裏麵都準備好了,就等你們了!”黑衣男子上前握住了曹教授的手十分客氣地說道。
“嗨!老弟太客氣了,還親自出來等我們,這是我的學生王振陽,這是文物局的張主任。”曹教授做了個簡單的介紹,然後接著問道:“那邊怎麼樣了,進展如何?”
“唉,還是沒有半點頭緒,走,咱們邊走邊說!”說著,眾人跟著張主任走進了北麵的大樓。
“那是什麼樣的一個盒子,連李國棟都打不開嗎?”曹教授一邊走一邊問道。
“不是打不開,而是那個盒子根本就沒有鎖,李國棟的開鎖技術再高,也是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張主任回答道。
“沒有鎖?難道是澆鑄而成?”曹教授疑惑地問道。
“不是,雖然李國棟打不開,但卻知道這個盒子的結構,根據他的判斷,這個盒子是一個由一百零八根鐵條構成的魯班鎖,沒有鎖孔,結構相當複雜,隻有懂得其中規律,按照順序才能將這個盒子打開!”張主任解釋道。
“原來是魯班鎖啊!十二根結構的我到是見過,三十六根的也聽說過,這一百零八根的到是第一次聽說,那鎖有多大?”曹教授問道。
張主任想了想,“大概一米見方吧!”
“這麼大?中國的確有能人啊,居然能做出這麼大的魯班鎖,嘿嘿,也許裏麵真地藏著什麼重大的秘密!”
“誰說不是,要不然也不會被藏在水力鍾底下!”
張主任此話一出,跟在後麵的王振陽立刻心中一驚,暗道:難道這個盒子就是那天新聞中所提到的盒子?真是太巧了,沒想到自己居然有機會親眼見到這個盒子。
懷著激動的心情,王振陽就這麼默默地跟在張主任和曹教授的身後,穿過門廳,走過一條狹長的走廊,最後來到一扇大門跟前,隨著張主任將門打開,一間寬大的實驗室出現在眾人麵前,隻見一隻巨大的鐵盒擺在房子正中間,四周擺滿了各種儀器,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正圍著盒子不停地轉悠,見有人進來,急忙走過來。
“曹教授,歡迎歡迎啊,等您好半天了!”中年人滿臉笑容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