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皇帝昏庸無能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嚴苛重稅民不生,宦官腐敗藩鎮興起,整個江山社稷千瘡百孔。大中十三年,裘甫起義;鹹通九年龐勳起義。唐僖宗初年,戰爭連連不斷,良田變成一片廢墟,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乾符二年,王仙芝、黃巢起義爆發。乾符三年,王仙芝兵敗被曾元裕部斬殺;乾符五年,尚讓率眾與黃巢會合,推舉勢力壯大的黃巢為王,號衝天大將軍。
同年三月某日,在終南太白山無極宮山上,黑衣蒙麵人呼嘯而至,龍爪手伶俐生風直逼無極長老要害。無極長老並不急於掤架來勢,而是左顧右盼進退自然地化解攻擊,敵手半晌竟無法占上風。這時又飛身而至青、黃、赤、白四色蒙麵人,五人同時進攻無極長老。一盞茶的功夫後,無極長老開始顯示功力,隻見他身法極快難測虛實、身若遊龍、手似盤磨,猶太極渾圓一般,突然五色蒙麵人一時撲進,無極長老一個渾圓炸力同時將敵手彈出足足三丈開外,五敵手舒舒服服地倒在地上暈頭暈腦地不知所以然,真乃是“神功蓋世不失禮,太極仁義競無敵。”
翌日,無極長老正在禪堂內跏趺而坐,忽聞一絲破空之聲近身,隨手撚起一手食中二指接住一片枯樹葉,此樹葉竟在來力與接力兩股內力的擠壓下變成碎末。無極長老索性將碎末揮手拋了出去,碎末化成一
條長線“嘭”地契入木製房門足有寸許之後,才有部分碎末飄落下去。
“哈哈哈哈”隨著一聲長笑,一位與無極長老氣度相仿的老人踱步走進禪堂,來人正是無極長老的師弟八方道人。八方道人身材清瘦,身著青色布衣,麵色淡黃,須發皆白,二目如電,筆直口正,高挽的發髻穿了一根金簪子,倒背一隻手另一手捋著長長的胡須說:“師兄功力已純,怎麼還在禪家山水裏轉?”無極長老輕吐了一口氣緩身站起道:“即有即空,玩玩也無妨。”
八方道人說:“自從《武學探幽錄》一書被佛門從藏經閣中剔除,就流落江湖,不想竟成為武家的企盼之物。”無漏長老斟了兩盞茶說:“是啊,眾人皆不知佛門清淨放下之初衷,反而執著有法,確為可惜。”八方道人說:“難道佛門預料不到日後的爭奪?”無極長老說:“其實此秘籍早有副本。”八正道人“哦”了一聲說:“難怪日前與你交手的五色蒙麵人武功有些出自《探幽錄》,想必有其因緣。因從其武功路數看又不像中原流派,而《探幽錄》必存於少林或武當,由此可見副本可在西域。”八方道人又問:“師兄何故招來五色蒙麵高手?”無極長老輕輕品了一口茶說:“還不是為了打探千年舍利和寶藏圖的消息,估計又是毒三少派來的!”八方道人眨了一下眼說:“千年舍利和寶藏圖確實不易尋得,至於《探幽錄》果真在師兄處嗎?”無極長老有些為難地說:“師弟,此書,皆為心性修學之理,並無武功,至今仍有人懷疑我有真本,實在無奈啊。”八方道人說:“那是、那是。”
忽然一個小道童跑進來急匆匆地說:“師祖,我師父在山下被一群官兵圍困。”小道童又對八方道人說:“二師祖也在,有禮了。”說完打了個稽首。無極長老與八方道人帶著幾個小道童急匆匆趕往山下,還沒等走到,遠遠就看見數百官兵手持長矛圍成一個大圈,中間有一個武功不錯的將軍帶著幾個校尉圍著一個青衣男子打鬥。
隻見青衣男子一副道士打扮,身手輕靈,正從容應對一紅衣將軍,紅衣將軍頭戴金盔,身罩金甲,手持一把長佩劍,上下翻飛點、刺、撩、劈手法均勻嚴整,步法展、閃、騰、挪分寸不亂,時而飛身躍起如鶴衝天,時而旋轉空翻如車輪轉,好一個清平劍法。
青衣道士正是無極長老的三徒弟玄天閉氣功靈力子,靈力子對此純熟的劍法仿佛並不太在意,他雖然空著手但仍能應付自如。兩人打鬥了半天,突然紅衣將軍喊了一聲“上”,身邊幾個校尉便一擁而上要圍攻靈力子,靈力子一個連串筋鬥加衝天鶴跳出圈外,紅衣將軍剛要再伸手,無極長老大喝一聲:“將軍且慢動手!”
紅衣將軍定睛一看無極長老,須發皆白,發髻高挽,二目炯炯有神,筆直口闊,一身道派裝束顯得道骨威嚴,正對他稽首打禮。紅衣將軍一看就知對方是武林尊宿,加之自己也是武舉出身,就很有理數地回禮道:“在下正忙於軍務,不知前輩有何指教?”
無極長老笑道:“敢問閣下高姓?”
紅衣將軍身邊一位偏將道:“這是我們遊騎上將軍。”紅衣將軍繼續道:“在下李鐵山。”
無極長老說:“哦,原來是李將軍,不知我無極宮與貴軍有何衝突在此用兵啊?”
李將軍道:“在下奉招討使張自勉大人之命,截拿叛軍黃巢的信使,不想被前輩的徒弟放走,所以要此人一同回師複命。”一邊說一邊
攤手指向靈力子。無極長老心有盤算地問靈力子:“靈力,這是怎麼回事啊?”閉氣功靈力子對師傅回稟道:“徒兒隻是搭救一位受了箭傷的信使,給他敷藥包紮了一下,信使走後這將軍就追了我幾百裏要人。”
無極長老對李鐵山說:“閣下已經聽到,看來這是誤會啊,小徒隻是慈心救人,向來不問軍事,並無通判之嫌啊。”李鐵山道:“道理上算說得過,但畢竟與戰事有關,恕我無禮。”說完就要再動手。
此時八方道人說:“李將軍,我看此事不如大事化小,我來做為將軍洗塵,如果將軍強行動手,雖然你們人多,恐怕也難全身而退吧。”無極長老又說道:“如今朝廷重用奸佞,怨聲載道,如果將軍是愛民之人,理應不要過多計較。”
李鐵山被兩個老頭子言來語去說的有點遲疑。無極長老一看火候差不多了,就問道:“閣下的清平劍法是不是清平劍方子正嫡傳啊?”李鐵山一愣,問道:“前輩怎麼知道?”無極長老倒背手踱步說道:“你師父與我也算有些淵源。”李鐵山想了一下說:“十年前三毒派圍攻家師,可否是兩位前輩所救?”
無漏長老笑道:“哈哈,也是湊巧碰上,勉為其難吧,與今日小徒救人能否算同出一轍呢?”說完笑眯眯地撇著李鐵山。
八方道人聽了差點笑出來,忙打圓場說:“賢侄不妨上山一敘,我來做東。”李鐵山也算久經世事,忙對無極長老和八方道人施禮道:“兩位前輩既是無極長老與八方高道之人,在下且替家師謝過兩位長老,事已至此,我軍務在身,就此拜別。”至此,眾官兵才知兩位老前輩是無極梅詠讚與八方東方歸海,李鐵山說完率領眾官兵策馬揚鞭一路煙塵而去。
在汴州城內西北隅占地幾百畝的鬧市內,亭台樓閣建造十分華貴,有星羅棋布的街道,各類商鋪一應俱全,每當日中趕集之時人群熙熙攘攘,紅塵滾滾,十分喧囂。在僖宗統治的後唐時代這樣景象仍不少見,然而這裏乃至周邊鄉黨的繁華與三毒派的生意不無關係。
三毒派乃當時的武林大派,與其他派別最大的不同就是生意做到五湖四海,不僅金錢氣十足,且與朝廷重臣有特殊關聯,而且武功堪稱天下一流。他們所作得的生意包括鹽、糧,不但押鏢而且劫皇鏢,如用所謂盜亦有道來作比,雖不貼切,但這一幹人等多為窮苦人出身,因此他們對普通百姓基本無犯科之嫌。
三毒派的總舵就在這喧鬧的城隅內,他們所居總舵修造得富麗堂皇、高大威嚴,可與京都三師、三公的府邸相媲美,而且院落寬大,並有演武場。除總舵有幫派人物百十號人,散落各個堂口的兄弟超過千人,所以一時間也常為朝廷的隱患。
但三毒派多年隻問生意不問官的做法也是令朝廷不深過問的緣由之一。加之三毒派與朝廷重臣有很多利益關係,敬魔天百裏一
笑,不但與某些文武官員有瓜葛,甚至在三師三公內也有後台,這些後台的嗜好多有百裏一笑來滿足,甚至官府衙門辦不了的江湖事也是百裏一笑出頭,所以朝野上下的官員們也是諱莫如深,就連皇上也是投鼠忌器,默之認之。
後來有百裏一笑的某後台大員建議三毒派總舵最好遷至遠離京都地界,百裏一笑本來開始謀劃,但最近戰事頻頻,事務繁忙就姑且擱下了。平時這些人基本散落山野,如有重大事宜及生意或佳節之日就會聚集於此。
三毒派掌門天魔邪音敬魔天百裏一笑,此人複姓百裏名一笑,綽號敬魔天,五十出頭,身材魁梧,牛鈴一樣的大眼暗藏殺機,麵色鐵青,連腮的胡茬子像鋼針一樣。他頭紮墨色錦綢方巾,身著黑色圓領英雄敞,巴掌寬暗紅腰帶,肩披黑鬥篷,腳蹬一雙快靴,雙手腕金絲牛皮嵌玉石護臂,與眾人佩劍不同的是,他寬腰帶裏總斜插一把追風快劍。
此人修煉九重天魔邪音已臻第七重境界,可以丈外碎石,身能騰空飛躍數十丈外,如到第九重可以運功至昏天黑地、飛沙走石,能一夫敵千軍。百裏一笑平時喜靜發呆,動起來如猿猴一般快捷,性情多半內向,語調和緩深沉。
他手下有四龍四虎四霸天十二大護法,
四龍為:
九幻一劍九尾龍少尊李十八;
金剛龍爪手金尾龍錢莊黃赤;
鎖喉鷹爪拳銀尾龍錢莊白丁;
飛天神拳行雲龍錢莊呂財;
四虎為:
五行奔雷掌配角虎賀天涯;
轟天絕命手雙翼虎範紫銅;
無影神摔跳山虎熊文力;
迷香拿穴手花斑虎劉品堂;
四霸天為:
乾訣六法南霸天笑無敵;
坤訣六法北霸天冷一常;
天罡拳西霸天紫玉衫;
地煞拳東霸天蓋世全;
這四龍四虎四霸天各自分領十二堂主之職,這十二個堂口分布於京都長安和東都洛陽周邊。
敬魔天百裏一笑還有三個機靈詭詐身手敏捷的三毒公子:
大公子毒大少百裏房、天魔邪音第五重;
二公子毒二少百裏田、天魔邪音第四重;
三公子毒三少百裏牧、天魔邪音第五重。
這三毒公子與四龍四虎四霸天等人雖武功不凡且富甲一方,但行事大都比較收斂,且少見內訌與爭鋒吃錯,因為他們知道,隻有團結,才可以對抗朝廷、對抗江湖以保住自己的實在利益,這也是令掌門敬魔天百裏一笑最愜意的,他時常為此感到得意。
另外,敬魔天百裏一笑還有三個鮮為人知的徒弟:
大徒弟貪無厭全來、天魔邪音第五重;
二徒弟嗔霸天雷火、天魔邪音第六重;
三徒弟情癡心樂受、天魔邪音第五重。
這三個徒弟不但武功非同凡響,而且精於軍事戰略,不到必要時候百裏一笑不會讓他們露麵,這也正是百裏一笑的殺手鐧和高明之處。
這一日,在三毒派的總舵聚義廳虎皮椅上,百裏一笑緩緩站起身形,對左右說:“黃巢即將於東南行營張自勉開戰,我們又可以大賺一筆了。”九幻一劍九尾龍少尊李十八道:“舵主,是不是仍舊兩麵供貨
?”
隻見龍少尊一身銀白武服,身披白色鬥篷,長臉丹鳳眉細目高鼻,表情陰深中帶著精幹,身配一把白鱗魚劍鞘長劍,此人乃百裏一笑手下第一高手。金剛龍爪手金尾龍錢莊黃赤道:“那是自然,我們三毒門的生意從來都是不分正邪,隻要有買家就好。”